(记者 樊丽) “老赖”的话题并不新鲜,截至2016年2月29日, 全国法院已公布失信被执行人302万人,失信信息查询4011万人次。“老赖”是一颗不得不治的社会毒瘤,它的存在必定会腐蚀整个社会的诚信基石。
而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工作则是这道防线的最后环节,更是胜诉当事人实现权益的最终保障。正是基于对“老赖”危害的深刻认识,陇原大地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围剿“老赖”战役。
三大行动利剑出鞘
“全省法院将进一步强化执行措施,加强信用惩戒,让失信被执行人寸步难行、无处逃遁,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今年1月11日,甘肃高院党组书记、院长梁明远在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出郑重承诺。
为推动解决执行难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甘肃高院决定,自2017年1月16日至12月31日,部署全省法院全面清理和集中执行未结执行案件。分为“清仓行动”“飓风行动”“问责行动”三个工作阶段,是继2009年全省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以来,又一次大规模的集中执行活动。
各方助力解决执行难
2017年3月6日下午6时30分,定西临洮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电话突然响起,躲避债务多年的被执行人朱和平被酒泉警方临时控制,要求前来押解。临洮法院迅速安排精兵强将赶赴酒泉。至此,朱和平拖欠7案、王英保等18人的农民工工资8.7万元得到执结。
3月24日,腾讯总部的法务工作室里,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一边向腾讯的工作人员了解失信被执行人财付通、微信钱包账户的相关情况,一边熟练地填写着法律文书,开始了对8个涉民生案件6名被执行人微信钱包和财付通账户的查控,并最终成功冻结涉案人员的微信钱包和财付通账号。
而这些只是全省法院全面清理和集中执行未结执行案件中的两例。
打响解决执行难的攻坚战
2017年2月4日起,全省各级法院对集中清理出来的未结执行积案实施集中查控、集中执行、集中处理,严格实施“八个一律”和“八个一批”工作措施,做到有财产和有执行条件案件必须全部执行到位,无执行条件的要穷尽执行措施,执行完毕的要逐案填报结案审批表说明执行结果,穷尽执行措施后无执行条件的要逐案填报“执行不能案件审批表”说明方式和执行措施,由申请执行人签字确认后,层报省法院执行局审批,经批准的方可结案或核销。
2017年是全省法院在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见效之年。为了提升全省法院的执行能力,各级法院全面升级“点对点”执行查控系统,在提升查控时效的同时拓展信息对接的广度和深度。为了彻底整治消极执行行为,甘肃高院还制定出台了《关于治理消极执行行为的实施办法》。
截至3月15日,全省共清理出未结执行积案52020件,执结2335件,其中执行完毕2024件,确认为执行不能182件,执行到位标的32371.31万元,结案进度率4.49%。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霞飞)6月4日至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吴文化带领调研组深入定西市调研兰州周边机场布局情况。5日上午,在定西召开了汇报座谈会。市委副书记、代市...
临洮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洮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