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金奉乾) 有一种责任叫做奉献爱心,有一种爱心叫做献血救人。因患尿毒症、肺部感染等重病,今年24岁的小磊入院后在重症监护室里接受血液透析救治。因为急缺600毫升O型Rh(-)救命血液,因无法找到救命血,一家人陷入无助和绝望中。5月23日上午,兰州大学教师雷鹏和市民王燕匆匆赶到兰州总医院,为小磊献血600毫升O型Rh(-)救命血液。
5月20日,因为突然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着急的家人将小磊送到了兰州总医院抢救。“在急诊科里就用了呼吸机,非常危险。”小磊的父亲张宝红说,因为儿子病情严重,很快就从急诊科转到了重症监护室。因为儿子体内的血小板太低,必须进行输血。“医生说需要600毫升血液,我们赶紧找来很多献血证。谁料,我儿子的血型竟然是O型Rh(-)血液,非常稀少,很难找到。我们一家人四处找血,但就是找不上,快把人愁死了。”母亲张蕙芝说。
在无助和绝望中,一个亲戚在网上发文寻找救命“熊猫血”。5月23日上午7时许,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雷鹏和市民王燕先后看到了寻找救命“熊猫血”的消息。随后,一场感人的爱心献血救人活动拉开序幕。
5月23日上午8时34分,王燕打车赶到医院。5分钟后,雷鹏也匆匆来到医院。其实,王燕和雷鹏早就认识,他们都是甘肃省血液中心登记在册的稀有血型献血成员。在兰州总医院血液中心,两人按照献血程序填写了《献血登记表》,庆幸的是,经抽血化验,两人都符合献血条件。
上午8时48分,雷鹏和王燕走进了采血室。献血献爱心,血浓情更浓。躺在采血椅上,雷鹏和王燕微笑着撸袖献血……而在采血室的玻璃门外,深受感动的患者家属不停地挥手致谢。上午9时许,雷鹏和王燕走出采血室,他们各自献血300毫升O型Rh(-)血液。
美丽善良的王燕是甘肃省血液中心稀有血型献血者中为数不多的“救火队员”之一,十多年来,她十多次参加无偿献血,累计捐献O型Rh(-)血液4800多毫升,相当于献出了一个体重50公斤成年人全身的血液。每当有危重患者急需用血的时候,她总是风雨无阻、挺身而出。身为大学老师的雷鹏从2004年开始献血,已累计捐献O型Rh(-)血液近2000毫升。一次,临洮县一个高二女生因严重贫血需要输血,接到省血液中心的电话后,雷鹏立即打车赶到医院为女生献血400毫升,因及时输血,这名女生很快康复。
记者了解到,稀有血型在人群中的比例极低,占人群总比的0.2%~0.3%,因为稀有才被称为“熊猫血”。目前在甘肃省血液中心登记在册的稀有血型献血者约1500人,但因为工作变动、联系方式更换等因素,现在仅能够联系到的稀有血型献血者不到500人。甘肃省血液中心呼吁更多有爱心的稀有血型献血者积极加入“熊猫血”献血者队伍,为生命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2014年8月15日凌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不幸去世,年仅45岁。8月18日,柴生芳出殡。这一天,男女老...
临洮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洮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