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故居里的扳倒井 吴镇的画像显得慈祥可亲。 今日临洮 新雨后的菊巷 上马石 吴镇手迹
城是千年古城,巷是菊花小巷,三百年前,一位被袁枚大加赞赏的才子,从这里迈步走向全国。
这人究竟是谁?他为何能得到袁枚称赞?
雨天寻访
今年,陇上的雨忽然多了起来。尤其到六月,一场接一场的雨,冲淡暑气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不便。6月29日清早,一场夜雨过后,天刚刚有些放晴,我们就匆匆出兰州,直奔百里之外的临洮。临洮,为古陇西郡所在地,是座千年古城,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出兰州不久,雨点又淅淅沥沥地多了起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寻访临洮菊巷的行程。
菊巷,因为种过菊花而得名。清康熙年间,陇上大才子吴镇就在这条小巷中出生。路上,我们闭上眼睛,聆听着车顶上滴滴答答的雨声,想一想,伴着细雨,穿行在一条长满菊花的小巷中,寻找前贤的行踪,这该是何等的韵味!
雨时大时小,一个多小时后,我们进了临洮县城。沿着北大街一路寻找着交通局而去。来之前,长期研究临洮地方文化及李氏文化的朋友李瑞麟说,吴镇的故居菊巷就在交通局的斜对面,他将会在交通局门口等待着我们,一同去寻访数百年前吴镇留在那里的踪迹。
此时,雨停了,灰蒙蒙的云层仍旧笼罩古城上方。按照预定时间,我们找到了李瑞麟,然后穿过北大街,开始了寻访之旅。菊巷是一条斜向下的小巷,站在北大街的菊巷口,远远看过去,就是西平山,群山连绵,沧桑之气,直入我们视野。
吴镇(1721年-1797年)字信辰,号松崖,别号松花道人,出生于狄道(今临洮)城内的菊巷。吴镇出生这一年,正是康熙六十年(1721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开始走入它最繁盛的阶段。社会安定了,人们读书的机会相对大了许多。据说,吴镇诞生前夜,他母亲梦见从井中掘得的一枚明珠,擦干净后,满室生辉。这果然是个吉兆。吴镇12岁时,就开始写诗了。他后来曾经写道:“从小爱吟诗,辛酸老自知。”说的就是他很小就能吟诗的事情,而后面一句则有些为自己求学经历感慨的味道。
菊巷一头高一头低,高差有三四米。初看,这是一条大体呈丁字形的小巷,我们正好站在丁字的一横起笔的地方,而下面竖钩则要进到巷子内才能看到。
沿着陡坡走进小巷,一位陇上才子曾经的往事也展现在我们面前。走上几步后,别有洞天,小巷中套着小巷,眼前是一条带着些古朴之气的小巷,这就是“丁字”的竖钩了。当年,吴镇就是从这条小巷走向全国的。17岁时,吴镇考中秀才,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科举考试中,17岁中秀才,可谓是少年成名了。20岁时,他到兰州的兰山书院读书,拜在当时的著名文人牛运震的门下。牛运震曾专门为他写诗说:“旷代才人三数公,努力当为第一流。”可见,这位名师对他的学生吴镇是相当推崇,并对他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科举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必由之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更是无数人的向往,吴镇也不例外。不过虽然少年成名,但科考之路并不顺利,他终其一生也没有考上进士。所幸的是,他的才华弥补这一缺憾,否则陇上就会多了一个官员,而少了一位名扬全国的诗人。
扳倒之井
小巷依旧叫做菊巷。小巷的住户大部分都姓吴,是吴镇的后裔。我们找到了80岁的李国琴老人,她丈夫是吴镇的第九代后裔。小巷的居民都把吴镇叫做吴爷。听说我们是寻访吴爷事迹的,老人家很热情地给我们带路。
吴镇故居已经没有了,人们说如果去年来或许还能看到。这些年随着城市建设,许多历史古迹就此消失了,但小巷中还或多或少地保存了吴镇遗迹。李国琴家这一块是吴镇花园,隔壁则是吴镇故居的北房。“原先,整个院落占地两亩多,北房有一排九间,花园也很大。尤其是大门口有两块上马石。院子里有个扳倒井。”李国琴给我们介绍说。
上马石和扳倒井是小巷中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吴镇遗迹,很多寻访吴镇的人曾见过此井。29岁那年,吴镇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吴镇出色的学问得到了毕沅的赏识,毕沅是清代著名学者,当时任陕西巡抚。吴镇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被任用为陕西耀州学正,后调到韩城担任教谕,后来在毕沅的推荐下到山东担任知县。
谁知道,吴镇一上任,就遇到了挑战。这时,山东寿县爆发了农民聚众起义事件。当地,官员都主张严厉镇压,而吴镇则认为必须宽严相济。他认真地区分了抓获的起义者,对真正的无辜民众予以释放,而对带头人进行严办。先后释放了300多人,这样就很快稳定了当地的局势。后来毕沅调任湖广总督,他也到了湖广,先后任湖北兴国州知府、沅州任知府。后来,因为得罪湖南某位大人,而被以隐蔽属县乱事弹劾罢职。在唯科举论的时代里,举人最高也就到了知府,而且在弹劾后,举人出身官员起复的难度非常大。
在李国琴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座颇为时尚的院子里,扳倒井就在这个院子。推开一扇门进去,一口青砖砌就的井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口井类似一个巨大的逗号,逗号的尾巴上修着一层层台阶,人们从地面顺着台阶就可以走下去取水,为了加固井壁人们又修建四眼井圈。这口井也有个传说,据说当年八仙路过这里,口渴了,来不及找东西舀水喝,无奈之中将井扳倒喝水,所以井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在人们的眼中,吴镇在诗文上取得巨大成就也是沾了这口井的仙气。
袁枚之评
科举和仕途的不顺利,并没有影响到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人们评说,吴镇博学多识,长于文章,精于古诗词。他一生写了大量的古诗词,保留下来的有一千多首,这些诗词大多收录在《松花庵全集》、《松花庵诗草》、《兰山诗草》等集子中。这似乎应了“文章憎命达”这句话。
在扳倒井后面,有两块大石头,这两块石头也有些与众不同的来历。吴镇在外任官是清正廉洁,他最后在沅州知府的任上离开的,离开时,两袖清风,行李中只装有书画数卷,沅州石数块而已。后来当地人们为了感激他清正廉洁,将两块石头托人送到临洮。
仕宦游历,极大地开拓了吴镇的视野,他的诗歌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壮丽的山河。吴镇曾写过十首《我忆临洮好》。其中写道:我忆临洮好,灵踪足胜游。石船藏水面,玉井泻峰头。多雨山皆润,长丰岁不愁。“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他诗中提到了花儿,这是关于花儿比较早的记述,几乎每个研究花儿的专著说到花儿的起源都要说道这首诗。
听说是来寻访吴爷事迹的,小巷中的居民都围了过来,人们七嘴八舌给我们讲述这条小巷的来历。小巷有点不寻常的经历,很多材料都写吴镇生在菊巷旧宅。实际上,菊巷这个称呼比较晚。是因为这里种菊花缘故而被称为菊巷,不过现在这里已经没有多少菊花了。居民们说,解放前,小巷名字叫松崖巷,松崖是吴镇的号,松崖巷就是为了纪念他。后来,小巷一度改名为团结巷。原先横着巷子菊巷,丁字竖钩的小巷名叫松崖巷,后来才统一为菊巷。
吴镇被人们称之为关西四杰,也有人说是关中四杰。出生在陇上的吴镇缘何被称为关中四杰?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好多人,但都说不清。后来,我们发现,所谓关中四杰似乎是一种误解。在通渭任职的朋友陈维山说,这一称呼来自袁枚。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学者,著有《随园诗话》。由于吴镇写的诗“新妙奇警,夺人目光”,袁枚对他相当赞赏,虽然他们没有见过面,但袁枚认为,他是“西州骚坛执牛耳者”。袁枚将他和潼关杨子吴、三原刘绍邠、秦安胡静庵合称为“关西四杰”。
吴镇于59岁返回故里,后受陕甘总督福安康的聘请主讲兰山书院长达八年之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因病返回狄道,嘉庆二年病逝,终年77岁,人们私谥“文惠”。最后,在李国琴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小院的楼上,在房间内,我们看到了吴镇的画像,他的神态儒雅,目光平和,这是一代陇上才子留给人们的最深的印象了。
文/图本报首席记者 王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武永明)11月5日,2012年“宝钢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评选活动进入公众投票阶段,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的临洮县王家大庄小学教师曹桂娥作...
临洮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洮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