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齐静
走进禹城市莒镇乡董屯村村口,足有6米高的智能大棚温暖敞亮,自动放风、水肥一体,还安装了蔬菜收割轨道。看着长势正旺的西红柿苗,驻村第一书记李桂发喜笑颜开:“这一茬收获时正赶上春节前后,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2014年3月,李桂发从部队转业到德州市科协工作。2015年4月,李桂发被选派到禹城市莒镇莒镇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因工作成绩突出,2016年4月经组织安排,他同时兼任莒镇乡董屯村第一书记。
董屯村离禹城市区70多里,位置偏僻,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是省级贫困村。从驻村第一天起,李桂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群众拔穷根,开拓一条致富路。“攻坚克难、勇挑重担,本来就是退役军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何况我又在科协工作,帮扶老乡脱贫致富更具优势。”
驻村第一周,李桂发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他发现,董屯村每家每户是分散种植,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效益低,每亩地年收入仅1000元左右。“要想富起来,必须发展特色产业!”思路确定后,李桂发组织群众到临邑县、庆云县、河北省阜平县参观学习土豆、葡萄、大豆等特色种植项目。看着一车车蔬菜往外拉,外地菜农们“哗哗”地点钱,一行人心痒了。
富硒马铃薯协会、精品杂粮协会很快在村里成立,按照“人人当会员,户户当股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思路,他们将收入两成留集体、五成用于扩大再生产、三成给村贫困户和会员分红;同时,他们还在流转土地上种植马铃薯、大豆和花生。当年秋天,庄稼丰收后很快销售一空,村集体收入3万多元。
村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心里服气了,干劲也上来了。李桂发趁热打铁购进设备,加工面粉和花生油,仅2017年春节前后,村里就赚了26万多元。
2017年年初,李桂发又探索出“村社融合、合股经营”托管农民土地的新模式,通过镇村合作,规划建设了600亩的种植园区。可是眼看着首批30个大棚建设开了工,李桂发驻村却即将期满。
2017年4月,董屯村上演了挽留李桂发的感人一幕:德州市委组织部到董屯村参加“第一书记”考察座谈,没想到现场涌进几十名村民,都是为挽留李桂发而来。最终,经研究决定,李桂发作为第三批市派第一书记,继续留在董屯村。
“你给群众掏心窝子,群众就把你当亲人。”对于乡亲们的极力挽留,李桂发感到备受鼓舞又责任重大。“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我必须把工作做得更好,要对得起大伙的支持与信任。”如今,李桂发又在忙活修建256个高标准大棚,建设产业园区,带领帮包村群众致富奔小康。
新闻推荐
赴京“双招双引”对接优质资源 禹城:42个高端项目激活新动能
本报讯(记者张志宁通讯员李丽峰白聪聪)在12月27日禹城市举办的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介会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重大项目(北京)签...
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