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德州 今日夏津 今日平原 今日齐河 今日临邑 今日庆云 今日宁津 今日禹城 今日乐陵 今日武城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今日夏津 > 正文

他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夏津,依靠特色养殖带富一方百姓 李开阳:把蚂蚱卖到京津冀

来源:德州日报 2019-07-31 09:46   https://www.yybnet.net/

7月25日,在夏津县东李镇东街村近200个蚂蚱养殖大棚蔚为壮观。大棚内养的东亚飞蝗,是一种迁飞性杂食性害虫,然而在这里却成了“致富虫”。

带动起蚂蚱养殖产业的是一个叫李开阳的退役军人。 2016年,在部队服役12年后,李开阳回到了家乡夏津。偶然的一次机会,李开阳在网上看到一档关于新型农村昆虫养殖的节目,节目中的蚂蚱养殖引起了他的兴趣。按照节目中提供的地址,没过几天,他就拉着妹夫王伟佳去潍坊考察。通过考察他了解到,养殖蚂蚱是一种低投入、低门槛、技术易于掌握、收入高的项目,非常适合在农村推广。

考察回来后,李开阳投入了7000多元,建设了两个70多平方米的蚂蚱养殖实验大棚。蚂蚱成活率高,40天左右就能出棚,当年李开阳就取得了成功。2018年,李开阳一下扩建了15个养殖大棚,养了4茬蚂蚱,那年他赚了20多万元。2019年,他再次扩大养殖规模,建设了40个养殖大棚,还流转了30多亩地种植蚂蚱爱吃的专用饲草。在蚂蚱养殖圈,他也有了名气,订单也越来越多,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广州等地的客商前来收购。

说着很轻巧,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李开阳自己知道。蚂蚱的生存对温度要求比较高,每年只能在3至10月期间养殖。而蚂蚱一天要投喂3次,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割草、铡草、喂草,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每天,李开阳被汗水浸透的衣服都像从水中捞出来一样。

李开阳富起来了,很多村民纷纷向他取经。李开阳把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他们,还帮助他们找市场。不到一年时间,东街村就建起了近200个蚂蚱养殖大棚,发展起3个养殖基地,形成了一个致富产业,带动就业近百人。

□本报记者王志伟本报通讯员田宝勇李冲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201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启动

本报讯(记者刘臻通讯员刘艳美)7月16日,德州市“乡村振兴·青春建功”201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在夏津举行。市委常...

夏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夏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他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夏津,依靠特色养殖带富一方百姓 李开阳:把蚂蚱卖到京津冀)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