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滩君 外滩TheBund长城就在那里
却鲜少人有人真正走进它
你没见过的长城另一面
被一位90后记录下来了
90后小伙杨东痴迷拍长城。
他拍的不是游客拥挤的景区长城,而是大多数人一辈子没见过、没踏足过的地方。
这些长城有的精美、有的险峻,有的快要消失了。
30万张珍贵瞬间里,都显示出了这条“巨龙”更真实、完整的模样。
从摄影者到研究者,再到保护者,微博上,杨东拍长城的故事火了,被浏览超过1.5亿次。
5年里,他的摄影作品在国内及美国、新加坡、西班牙等国际影赛中,获奖百余次。
很多人看完为之震撼,除了亲自致谢这位90后,也发出惋惜声:
“长城一直都在那里,我们看到过很多长城的照片,却很少有人真正走进它”。
01
他拍下你从未见过的长城
中国历代长城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盘横2.1万千米。
杨东拍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始建于14世纪,西起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
作为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大部分长城不是孤立而建。它们以城墙为主体,同城、障、亭相结合,依山而建。
拍得多了,杨东总会产生一种错觉:“拍长城拍的其实是山,是建筑”。
“当山与大自然的云、雾、雪、日光等相结合时,往往会产生大画面大意象”。
这张独石口长城雷暴云的照片,大地延绵、云朵延绵,冲击感十足,是杨东冒着被雷电击中的危险才抓拍下的。
还有在梅花丛林里,缥缈的云雾围绕着长城,美得像画卷一般。
秋日的箭扣长城色彩绚丽,再加上云雾的环绕,呈现出一种拨开云雾见梦境的感觉。
要说杨东的照片和别人有什么不同,他拍长城的一砖一瓦都饱含感情。
“长城不止是长城,它的背后是伟大的历史和情怀”。
褐色的云海像翻滚的滔滔黄河,掀起“河出潼关”的气势。山河呼啸,奔腾勇猛。
大雾弥漫下的长城,杨东见到的第一反应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敌楼掩盖,历史褪去。他想拍下“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家国之情。
长城之上从天空飘来的乌云,像极了敌人来袭时,燃烧云烟的“烽火台“。
“仿佛穿回古战场,像是触摸到了长城的生命”。
作为一名90后,杨东的视角下还赋予了长城独有的浪漫、有趣。
本来是古老的长城,在他的镜头下,反而显得很后现代,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02
“太可惜,很多人不了解长城”
今年28岁的杨东,来自辽宁省丹东。他并不是专业摄影师,大学学的是国际学院会计专业。
他和长城的缘分可以追溯到8岁时。他第一次登上家乡的虎山长城,便被眼前的场景深深震撼。
长城依山就势,蜿蜒北去,犹如一只猛虎雄立于山脊上,凝视着远方及对岸。
然而在当时,小小的他却被告知这是假长城。“连当地人都认为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是“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虎山长城
直到去北京上大学,杨东才在一部记录片中,看到以家乡虎山长城为东起点样的旧貌。百年长城就这么被湮灭在历史里。
“太可惜了,对中国人来说,长城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是事物,但真正了解的它的人却不多”。
辽宁绥中西沟长城
2015年9月,杨东亲自去了一趟河北金山岭长城。不知道哪儿来的的动力,在那里一拍就是3天3夜。
河北金山岭长城
3天里,从东边跑到西边,他拍摄1500张照片,最后一天筋疲力尽地睡倒在城墙边上。
也是这次拍长城的照片,帮他拿下了摄影大奖,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03
越恶劣的天气越是一种幸运
接下来的五年,他往返辽宁、河北、北京等地的长城200余次,记录下30万余张长城照片。
对于杨东来说,想要拍摄到这些长城的照片并不轻松。
他常常公交车倒车好几趟去目的地,“经常凌晨两点开始爬长城,20多个小时不睡觉,从日出守到日落”。
2018年12月,杨东去了明长城的最西端,甘肃嘉峪关。22个小时的火车,他往返一共四趟。
当背着十几斤的摄影器材来到嘉峪关长城,在零下20多度里,无人机的平板电脑却冻关机了。
为了不错过最佳的拍摄时机,杨东将平板电脑贴着身体,用体温将机器恢复电量。
“记得整个上半身都麻木了,冻僵了,食指都差点没法按下快门”。
幸运的是他最终拍下这组照片,登上了中国旅游杂志的封面。
甘肃嘉峪关长城
万籁俱寂的长城不光有摄人心魄的风景,同时也伴随着危险。
夜里刮起的九级大风,深山里闪过的“鬼火”以及丛林闯出来的野猪.....这些都没有吓跑杨东。
“一开始会害怕,但看到长城、烽火台,恐惧就消失了,像是找到家的感觉”。
金山岭长城
百草口长城星空
当走过的地方越多,他眼中每一段长城都有了独特的魅力。
去过几十次的河北省金山岭长城,被杨东称赞为“最美长城”。
金山岭长城是现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长城,每年外国人前去的比中国人还多,“被誉为国歌中的长城”。
金山岭长城
最雄壮的长城莫过于箭扣长城,没有任何人工修饰,绵延20多公里,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古老的长城景观。
箭扣长城
拍摄最险峻的司马台长城时,杨东脚下单边墙只有40公分,容纳一只脚,左侧就是三四百米的大悬崖。
司马台长城
作为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司马台长城陡立的山峰一侧,就是“天梯”,倾斜85度,几乎垂直。
司马台长城
不管是单边墙还是天梯,皆令人胆寒。“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伟大,但你看到长城,你会被另一种伟大征服”。
04
正在消失的万里长城
去年,杨东又去了山西内长城,经历最长时间的一次拍摄,整整36天。
累了他就睡在帐篷里,饿了吃带来的干粮,醒来继续拍照,“为了真正了解长城,和长城进行对话”。
山西朔州右玉杀虎口
这一次,杨东拍下长城脚下的老人,拍下古老的军堡,画面里的古长城犹如一个个不死的老兵。
虽然正在凋零,但依旧坚强挺立,护卫着身后的河山,诉说着百年来的沧桑。
长城乡
平型关
广武城军堡
当杨东的视频、照片放到社交上,也曾有人询问他,为什么长城这么破还不修?
其实真实的长城比我们想象的更广阔,光是明长城从东到西就有8000多公里了,根本无法集中处理。
长城修建的成本也极大。敌楼建在山顶上,修缮的砖头不能靠机器运输,需要骡马驮上去,一次只能搬4块转头。
偏关长城
现在长城维修依然非常困难。“去年我在辽宁徐州的西部,当时他们是在抢修一座敌楼,需要花费5个月。”
老牛湾
据统计估算,长城的大约三分之一已经消失,它们在自然风沙和人为破坏中失去自己的形状。
而尚存的部分则处于各种失修状态,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想要保护长城,尤其是偏远地区、难以抵达区域的部分,并不容易。
河北大境门
如今杨东再去长城上,习惯将垃圾带走,攀登时也尽量保护山体。
“对于一般游客来说,最好的保护长城的方法,不要去乱踩踏、乱碰一些残损的地方”。
杨东已经准备好用一辈子来拍长城,每年去拍摄不同朝代长城,像宋长城、秦长城、战国长城。
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在长城遗迹消失前,记录下更多美好照片,哪怕它是残破、沧桑的,至少都是原本的样子。
好好保护它,了解它,别等到消失的那一天。
文/昌圈圈
图片授权来自@杨东长城摄影师
感谢杨东对此文的帮助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
原标题:《90后小伙蹲守长城5年,记录30万个绝美,却正在消失的瞬间》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首个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全省四德工程示范点、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
武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