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露本报通讯员李冬刚
荣誉榜
★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先进集体
★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
★省级文明单位
★德州市人民满意单位
★德州市机关党建规范化示范单位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新一届院党总支、行政团队的带领下,克服基础差、底子薄、人才少等种种困难,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科技创新实现了由量到质的飞跃,科技服务实现了由点到面的突破,为德州市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科研新飞跃 >>>
去年新承担和参与国家、省级项目15项,列全省市级农科院之首;到位科研经费突破600万元,创该院历史最高水平
“农业科研单位靠什么来服务农业生产? ”市农科院党总支书记、理事长贺洪军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必须千方百计搭建好平台,争取更多科研项目和足够的经费,打造优秀科研团队,不断增强科研实力,取得丰硕科研成果,才能发挥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排头兵\’和科技兴农‘领头羊\’的引领作用。 ”
自2010年争取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玉米综合试验站”项目,实现了市农科院“综合试验站零的突破”后,市农科院先后争取到“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等国家、省、市有关综合试验站12个,玉米、蔬菜、棉花、杂粮、食用菌研发全部进入国家或省创新团队,在平台争取和建设上步入全省地市级农科院先进行列。
市农科院每年都根据德州市农业和农民的技术需求,面向生产选课题,在争取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上下功夫,科研项目和经费由2010年的几项、几十万元,发展到去年的“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等15个国家和省级项目、到位经费600多万元,其中10项是由市农科院独立主持承担,这也是他们坚持“面向高端搞联合”的结果。
他们抓住德州市被确定为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这一机遇,借助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的“院地合作”平台,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等大院大所,加入国家和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立足德州农业生产实际和产业发展优势,引进一批国家重点科研专项实施协同攻关,引进一批国内领先的成果在德州市转化应用,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助力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
2014年以来,市农科院在武城县开展了“小麦、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技术集成示范”,会同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召开了5次现场观摩会,探索出院地合作的“德州模式”,被《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人才强院大突破 >>>
投入近百万元激励人才成长,拥有博士8人、硕士28人,博士、硕士人数居全省地市农科院前列,获市以上科技奖励38项
市农科院积极落实德州市引进人才“黄金30条”,克服重重困难,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近两年引进“985”“211”高校博士5人、硕士6人,目前全院拥有博士8人、硕士28人,博士、硕士数量居全省地市农科院前列。
他们投入近100万元用于内聘工资、院内课题、博士基金等,落实人才培养举措。每年投入10余万元“请进来、送出去”,鼓励科研人员不断深造,选派科研人员120多人次先后赴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培训,邀请知名专家前来培训,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上级科研机构、农业院校进修学习,激励大家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市农科院对内搭建舞台,提供条件,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惹事的人有机会、得发展,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选人用人机制,选聘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评选优秀课题组,奖励优秀成果和论文,常态化检查、督查田间试验,加大投入设立院内自选课题,开展课题讲评会等,这些举措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
经过多年发展,一大批年轻领军人物和科研创新团队成长为业务骨干。近8年共获得市以上科技奖励38项,5个辣椒品种、1个短季棉品种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取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2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61篇,其中SCI收录2篇。主持制定国家标准2项、省标准4项,均已通过专家鉴定,即将正式发布。
科技服务结硕果 >>>
撰写高水平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三农”决策提供参考;每年培训农民3万人次,推广农业技术20多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50多亿元
秉承“为当前地方农业生产服务”的宗旨,市农科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为农业生产做好科技支撑,科技服务实现了由亮点频出到全面铺开的重大突破。
针对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种植结构调整等重大课题,市农科院领导班子成员两人一组,分别带队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工作,撰写了高水平调研报告,提交市委、市政府作为“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的参考依据;2016年贺洪军撰写的《关于德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2017年贺洪军和高凤菊撰写的《关于“玉米大豆高效复合种植模式”的调研报告》均获得副市长董绍辉的批示,并印发各县市区和涉农部门参考学习,指导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
针对全市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实际,他们在科技服务上向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倾斜,牵头组织成立了德州市家庭农场科技联盟,成立了专家顾问团,建立了微信群,促进了技术、市场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家庭农场抱团取暖、协同健康发展。这一做法在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报道。
在去年全市评选的23家“放心农场”中,该院指导的联盟成员有8家入选。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重点,在德州市3个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家庭农场试验示范“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1000多亩。去年10月,由市农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作物丰产增效资源配置机理与种植模式优化”项目示范区现场观摩会在德州市举行,会上德州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获得盖钧镒院士、赵振东院士等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科技服务方式上,他们鼓励科技人员以项目为依托开展科技服务,加强试验田、示范田建设,在全市建立20多处试验示范基地,把试验田建在农民的责任田里,让农民看到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效益,提高农民接受、应用新成果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市农科院每年组织科技下乡500多人次,累计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示范田2000亩,推广农田病虫草害绿色精准安全高效防控技术、加工辣椒新品种示范及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抗旱耐盐小麦新品种选育及节本增效种植技术等各类科研成果,累计开发推广面积5亿多亩,产生经济效益50多亿元。其中,抗盐小麦新品种“德抗961”目前已在黄淮海适宜区域推广面积上千万亩,直接经济效益10亿多元。
文化建设聚人心 >>>
完善“一二三四五六”办院理念,认真倾听职工呼声,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及时帮扶困难职工,让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实际工作中,市农科院高度重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以党建为统领,牢牢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突出强化党总支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把机关党建摆在突出位置。他们成立党总支办公室,抽调专人具体负责党建日常工作,为党建提供了人力保障;设立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为党建提供了经费保障;全力创建机关党建示范点,近年来,共投资10余万元建设完善党建活动场所,购置了电脑、办公桌椅,为机关党建提供了阵地保障;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政治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党内各项制度,实现了“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党建阵地功能化。
市农科院重视文化建设,努力引导全院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塑造阳光健康、奋发向上的精神家园,营造温馨和谐、气正风清的氛围。该院领导经过认真思考、集思广益,提出并完善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办院理念和工作思路,即一个目标:建设幸福和谐一流农科院。二个为本:全院工作科研为本、内部管理以人为本。三个面向:面向生产搞科研、面向高端搞联合、面向农民搞服务。四个要求: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步调上同频同振。五个“三”人性化管理:“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居住安心;“三情”工作有热情、创业有激情、生活有温情;“三气”善接地气、广聚人气、提振士气;“三力”释放压力、激发活力、凝聚合力;“三爱”爱院如家、爱人如己、爱兵如兄。“六有”院所:科技创新出成果,让科技人员有成就感;科技服务展实力,让职工有存在感;内部管理讲民主,让职工有参与感;优化环境促和谐,让职工有认同感;强化宣传树形象,让职工有自豪感;关注民生谋福祉,让职工有幸福感。
市农科院常年坚持免费为全院职工健康体检、送生日蛋糕;每年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坚持做工间操;积极争取市总工会、慈善总会、老干部局等各类救助资金帮扶困难职工,及时看望慰问伤病困难职工;认真倾听职工呼声,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全院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宽松包容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一件备注“日用品”邮件中装满了药品,引起了相关部门注意。顺着这条线索找下去,相关部门揪出了一起跨省销售假药案。案犯使用假身份证,通过物流邮寄,向多地销售假药,涉案金额101万余元。近日,武城县检...
武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