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芦瑞瑞 本报通讯员 李伟王圆圆
■
编者按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近日发布决定,表彰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德州市审计局、德州监狱、德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国土资源局、武城县人民检察院5家单位名列其中。为展示德州市文明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激发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强大精神动力,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报道这些先进典型的经验做法,供大家借鉴学习。
11月17日,从北京传来喜讯:德州市审计局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受到国家隆重表彰,而且在今年省审计厅通报的全省10个优秀审计项目中,市审计局选送的3项目全部入选,分列第一、第四和第六名。
这份漂亮成绩单的背后,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经验做法
有哪些?
明确思路、定标定向全市立标杆、全省争先进、全国有影响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审计工作要创新、要发展,必须解决观念问题。2015年9月,市审计局组织全市审计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及审计骨干赴南京审计大学进行学习研讨。研讨的主题是“转观念,破瓶颈,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共谋创新发展大计”。
通过一次次深入讨论,全市达成共识,确立“全市立标杆、全省争先进、全国有影响”的奋斗目标,明确了“顶层设计、文化引领、业务强基、作风保障、争创一流”的总体工作思路,并提出“树立‘一流目标\’,突出‘创新、创造\’,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全国优秀集体\’,抓‘文化引领、业务强基、作风保障、创新突破\’,实现‘思想大解放、境界大提高、能力大提升、业务大发展、作风大转变\’”为内容的“一树、二创、三争、四抓、五实现”的总体部署。新思路、新目标的确立,解决了新形势下审计工作如何干,怎么干的思想困境,开拓了视野、凝聚了共识、增强了信心,吹响了打好翻身仗的冲锋号。
围绕德州市审计工作的实际状况,市审计局制定五年规划,打基础、立长远,每年一个主题,突出一项重点,解决一方面问题,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提升工作水平:
2013年定为“队伍建设年”,以优班子、强队伍为重点,打造结构合理、梯次接续、年轻化、专业化团队;
2014年为“制度规范年”,以建制度、立规矩为重点,实现用制度管权、按程序办事、靠制度管人;
2015年为“能力提升年”,以强素质、增能力为重点,锻造素质高、业务精、作风优、能打胜仗的审计铁军;
2016年为“提质增效年”,以抓质量、提效率为重点,争创一流业绩,实现业务质量大提升、制度管理大提效;
2017年为“创新突破年”,以争省先、创国优为重点,打造全省有位次、全国有影响的德州品牌。
5年的不断积累,完善提升,循序渐进,市审计局的各项工作取得骄人成绩。这5年德州审计逐渐成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执政的有力支撑,地位不断提升,作用日益凸显;德州的审计质量、内部审计、文化建设逐步迈入全省前列;德州的绩效管理、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数字联动、财政审计等一些新方法、新路子被推广;德州的审计队伍从弱到强,成为全省最年轻的审计队伍之一。
2016年,德州市一项目被评为全国优秀审计项目;省厅评选的10个全省优秀审计项目,德州市占3个,分列第一、第三和第六名。
2017年,在全省审计优秀项目评选中,德州市又取得第一、第四和第六名的优异成绩。
11月17日,市审计局被中央文明办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
抓班子以上率下一级带着一级干
,
一级做给一级看
事业要发展,“班长”是核心、班子是关键。市审计局高度重视班子建设,突出领导班子在引领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上率下、层层带动,抓住牛鼻子,带活全局、带出正气。
市审计局领导班子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事事为职工做表率、树标杆,始终确保航向正确、形象优良、业绩突出。领导班子历经几次调整,全部由业务骨干内部提拔,年龄专业结构比较合理。班子成员懂业务、能战斗、讲奉献。所有重大审计项目,班子成员当组长,盯在一线、干在一线,与审计组同吃同住,他们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带动全局干部提高执行力,激发战斗力,勇争一流业绩。
团结才有战斗力、团结才能干出一流业绩。市审计局党组在坚持公平公正、敢抓硬管的基础上,始终激励大家齐心协力干事创业。市委组织部年度考评中,局领导班子连年取得优异成绩。领导班子内部思想统一、无一杂音,为全局作出表率,多年来全局没有一名同志被举报、没有一名上访户、没有一名同志出现廉政问题,你追我赶、踏实干事的典型不断涌现。
明确责任才能提升动力。该局按照“定目标、定措施、定步骤、定责任”的工作标准,将重点工作划分为五条主线,实行“五线工作法”,各主要班子成员牵头一条线,采取领导挂帅、军令承诺、分线作战、协同配合的方式全面推进。同时对每条线参与的科室人员定出目标措施,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敲定方法步骤与时限节点,月统计、季通报、年考核,以目标逼工作,工作逼个人、个人逼进度、以周保月、以月保年,形成倒逼机制。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
奖优罚劣、治庸问责。对业绩突出的人员坚持有为有位,多次提拔调整科级干部,将品德好、能力强、业绩优的年轻人提拔到管理岗位;推荐8人到组织、纪检、财政及省厅任职,实现良性循环。连续5年进行科级干部调整,几次干部调整,调出正气、调出活力。老同志觉得公平公正、心情舒畅,年轻同志更是信心倍增、动力十足,有效提振了全局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
培养骨干强队伍扩规模
、
提素质
、
树导向
打造一流业绩,班子是关键,队伍是基础。
近年来,市审计局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扩规模、提素质、树导向,为事业发展夯实基础。根据省以下统管改革的要求,完善机构设置,引进骨干人才,解决人员少任务重的难题。
自2015年开始,该局考选标准全部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近3年引进研究生6名,已经逐步成为业务骨干。
目前,该局员工平均年龄33岁,科级干部平均年龄32岁,其中80后科长占比90%以上,全局90%以上是干业务出身,审计队伍呈现年轻化、专业化的特点。
针对队伍年轻化的特点,该局着重打基础、补短板,强化学习培训,突出一线锻炼,多方位培养业务骨干、领军人才。大力开展“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精准培训。采取个人承诺、闭卷考试、成绩公示、考核挂钩、督导检查等形式对审计人员进行分类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综合文字、信息技术、绩效审计等各项培训50余场,审计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稳步提升。
同时,与南京审计大学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依托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专家型、复合型人才。尽最大努力输送年轻力量到省审计厅、审计署济南特派办帮助工作,以干代训,加强对年轻人的培养。
目前,市局中高级审计师比重达60%以上,考取注册会计师、工程造价师等职业资格的人员大幅增长。在2015年全市审计十佳能手评选中,85后审计人员占4个,年轻同志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
市审计局牢固树立“以实干论英雄、以实绩用干部”的业绩导向,敢用人、会用人、用好人,积极为想干事的同志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鼓励审计人员争先创优,让想干事的有舞台,会干事的有地位,干成事的有待遇。通过创新研发审计绩效管理考评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变“让我干”为“我要干”。人人有考核、人人有指标、人人有压力、人人有机遇,大幅提升职工工作主动性和执行力。
始终坚持从严管理,突出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机关风气,让歪风邪气无处遁形。在全局树立“廉荣贪耻”理念,使广大干部职工切实摆正利益关系,自警自律,廉洁从审,拒腐防变,确保审计队伍清正廉洁。党组同每个人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审计现场巡视制度,成立现场巡视小组,以“不定期、不定点、不打招呼”的方式检查审计现场工作,规范审计行为、制约审计权力;出台廉政回访制度,直接公布局长联系电话,通过就地回访和无记名函访两种形式,向被审计单位了解审计人员的廉政工作情况;修订廉政档案制度,个人廉政状况记录在案,与个人升迁考核挂钩。
通过几年的努力,德州市审计工作呈现出队伍年轻有活力、管理科学有规矩、业务规范有突破的良好局面。
采访结束时刘清云向记者表示:下一步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强化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围绕省审计厅“强基层铸铁军”工程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打造德州审计经验,实现审计工作再提升。
新闻推荐
全国创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试点公布
武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