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一早,在庆云县东辛店镇小张村,两名统一着装的环卫工人仔细清扫着沟渠、街道上的落叶,道路两旁整齐地摆放着垃圾箱,路面上没有任何垃圾,环卫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以前,村里卫生无人管,柴草堆、粪堆、垃圾堆到处都是。现在好了,村里的‘三大堆\’都清理了。每15户配备一个垃圾箱,有专职保洁员每天清理垃圾,生活环境让人舒心多了。 ”小张村村民张庆杰告诉记者。
小张村曾是该县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的村,得益于庆云县抓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像小张村一样,该县381个村庄全部实现了环境大提升。
在中丁乡何家村采访时,正赶上县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王铁林带队进行每月一次的督查。在极易产生卫生死角的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督查组仔细查看后,王铁林在记录本上写下“合格”。“卫生死角是每次督查的重点,相比整治初期,如今,各个村的卫生死角整治得都很彻底。 ”王铁林说。“要以‘一线上火线、二线上一线、全员上前线\’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打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 ”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多次强调。为此,该县建立起县委常委包乡镇、乡镇班子成员包片、乡镇干部包村、村居干部包巷的县乡村三级网格化责任管理机制。
自10月1日起,全县9个乡镇(街道)12万人次干部群众齐上阵,对城乡环境进行大扫除,共清理道路1283公里、沟渠751公里。县文明办联合县城管执法局组成督导验收工作组,逐村督导,逐条街道验收,对不达标的限期整改。县里还成立环境监察大队,在片区设3个中队,每个乡镇设立环保办公室,村村确定环境监督员,各乡镇及相关部门也签订责任书,形成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管体系。在月督导的基础上,每季度,县里要开展全面督导,并打分排名,公开通报后3名乡镇和不合格村庄。
仅用时20多天,该县绝大多数村庄就达到了主干道路面干净整洁、路肩高低平整、边沟四面见线、墙根无杂草、生产生活资料摆放整齐的标准。环境整洁有序了,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为解决权利不清、责任不明导致的环境卫生易反弹问题,该县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确保村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以前都是政府花钱雇人做保洁,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难监管、难考核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等诸多问题,花钱不少,效果却不理想。 ”庆云县文明办主任周赞磊说。为彻底改变这种局面,该县与北京启迪桑德环境资源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县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由桑德公司负责全县农村垃圾清理工作,政府负责监管考核。桑德公司建起9支专业保洁队伍,招聘1300余名村居保洁员,制定严格工作制度,保证各村垃圾每天清理。“实施市场化运作后,形成政府‘裁判员\’、企业‘运动员\’的协作机制,投入资金明显减少,再配合无空档的管理机制、监管体系,确保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常态长效。 ”周赞磊说。
□本报记者邓静本报通讯员张秀葵 吴海燕王修代
新闻推荐
德州庆云县常家镇的小张和小王(化姓)是一对发小,在村民的眼里,就是俩“人精”。这几年,他俩合伙做生意,财运一直不错。最近,这哥俩又迷上了体彩,而且隔三差五地就中个三万五万的奖,更让大伙眼热了。近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