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德州 今日夏津 今日平原 今日齐河 今日临邑 今日庆云 今日宁津 今日禹城 今日乐陵 今日武城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今日齐河 > 正文

“南山更南 北水更北”绘出城市发展大格局“南山北水”映射济南生态立市决心

来源:济南时报 2020-05-14 13:58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五一假期,小清河风貌带和云锦湖公园同时开放,一河一湖牵手成景。 新时报首席记者王锋 摄

济南有山的厚重、水的灵动。

“南山北水”成为今年济南市两会的热词。“南山北水”这个热词,其实也讲述着济南这座城市自2002年到2020年18年来城市规划、生态治理、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

站在更高维度上来看,不难发现,“南山北水”对济南来说不仅仅是一条绿色生态大走廊。这四个字的背后,映射出济南生态立市的决心信心,也绘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大格局、大脉络。

“南山北水”里的城市规划

2020年5月1日,小清河生态景观全线开放的同时,云锦湖公园也正式亮相,济南自2002年编制泉城特色风貌带后,“南山北水”概念中的“山水”全部聚齐。

这里的云锦湖就是《泉城特色风貌带空间结构规划研究》中的北湖。说起“南山北水”和泉城特色风貌带,就必须要提到两院院士吴良镛。

2002年1月2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济南市城市现场办公会,明确提出了拓展发展空间、规划建设新区、改善提升老城的要求,启动了济南城市建设重大战略调整的进程。之后,济南市有关部门反复论证,提出了《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调整深化研究与城市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吴良镛应邀来济考察。

经过半年多的研讨论证,2002年9月25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清华大学与济南市规划设计院合作的《济南市城市空间战略及新区发展研究》和《泉城特色风貌带空间结构规划研究》正式向市民公示。

《泉城特色风貌带空间结构规划研究》中提到风貌带的空间结构布局,即“一城、一河、三山、四轴”,“一城”指古城,“一河”指黄河,“三山”指千佛山、华山和鹊山,“四轴”指小清河形成以水体为主的东西绿化轴,东泺河、西泺河分别与东、西护城河相连接形成两条南北水体绿化轴,以及中间的城市历史风貌发展延续轴。

中间的城市历史风貌带就包括明府古城和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变化较大的当属大明湖。按照泉城特色风貌带的构想,大明湖要实现“园中湖”向“城中湖”的转变。2007年大明湖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2009年扩建工程竣工,扩建后的大明湖新景区除文物集中区域实行保护性收费以外,各景点免费向市民开放。时间走到2017年1月1日,大明湖新、老区合为一园对社会免费开放。

2016年,国务院批复并原则同意了《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提到要加强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等名泉保护,保护好“南山北水”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强对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控制和引导,特别要控制好大明湖周边的建筑高度,突出“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的特色风貌。

“南山北水”里的生态答卷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谋划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造“南山北水”绿色生态大走廊。

“南山北水”背后,折射出济南坚持以生态立市的决心和信心。

从南部山区、小清河的保护历程,不难看出济南在治理和提升生态环境表现出的魄力与所做的努力。

2019年7月,《济南市南部山区“多规合一”规划(2017-2035年)》正式获批公布,总体目标就是打造“生态南山,诗画南山”。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初见成效,乱搭乱建、乱排乱放、无序经营等违法行为得到遏止,旅游景区面貌和质量提升;到2025年,初步建成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区;到2035年,建设成为华北地区富裕文明、安定和谐、令人向往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以前别说在小清河边上游玩,就是从边上经过都觉得有些臭。”市民王敏芝感叹。2020年5月1日,小清河六大景观风貌带全部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很多市民前去游玩,人们夸赞“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宜游”。

曾经的小清河戴着黑臭水体的帽子,2007年小清河迎来一次大治理,治理之后,小清河河道最宽处达到了100米,并在沿岸建设了绿化景观。2018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市小清河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年是治水“当年开工,当年见效”的关键一年,为了解决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和水体黑臭问题,水务局的“黑臭水体督导组”直接住在了小清河旁边,一待就是一个月。2019年4月份,省生态环境厅结束了对小清河济南段水质不达标的挂牌督办,正式摘牌。

“南山北水”里的大城格局

吴良镛曾经在他的文章中提到,济南城北黄河边正好有“华山”和黄河北的“鹊山”,正好用其作为“大门”,这样南部千佛山、北面华鹊二山及黄河,中有小清河、东西泺水以及大明湖等,映带前后左右,这基本勾勒出了最初“南山北水”概念的轮廓。

2020年4月28日,省委书记刘家义来济调研时指出,济南要坚持生态立市,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水系治理,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推动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打造集泰山山脉、南部山区、雪野湖、济西湿地、齐河黄河湿地等为一体的“南山北水”绿色生态大走廊。这里所说的“南山北水”已经不再局限于济南的南部山区和北部的小清河、黄河。

济南市政协委员、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说,济南的山和泰安的山都是“文化山”,一脉相承,都是既有自然风光还有人文积淀。济南市政协委员、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郅良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要结合大交通、乡村振兴,共同推进济泰文旅一体化。

随着济莱区划调整、济泰融合,南山已经更南。未来的济南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北水也将更北。

齐河与济南隔黄河而望,以前这条河是分界线,现在是新纽带。此前,交通一体化催热济齐“双城记”,而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济南、齐河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好济齐湿地”,济齐湿地一体化发展获得了新动能。

黄河在济南境内全长约183公里,是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带、重要的生态景观带。北水的“升级”,也让公众对济南更好地做好“黄河文章”有了更多期待。(新时报记者谢苗苗)

新闻推荐

打造“南山北水”绿色生态大走廊

加大南部山区生态补偿力度,推进“多规合一”规划落地,加快打造“生态南山、诗画南山”。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周里摄报告...

齐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齐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延伸阅读2020-04-25 07:43
评论:(“南山更南 北水更北”绘出城市发展大格局“南山北水”映射济南生态立市决心)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