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志宁本报通讯员石勇赵梓霏
“现在天气预报中风力及雾的等级虽然很精确,但那是一个大区域总体情况,而我们这个系统能精确测量并传递小范围内的数据指标,确保行车安全,现在正在申请发明专利。 ”5月2日,刚走进齐河黄河大桥项目建设指挥部,项目建设代建办计划合同部部长白秀忠便演示起他们刚研发出的新产品。
白秀忠所说的系统是实时风雨雾雷报警系统。齐河黄河大桥主桥长840米,因为跨度较大,在设计时本着美观实用的原则设计为斜拉锁钢混桥,主跨达410米,桥墩高达138米,成为黄河流域单跨最大桥。因为黄河河面空气湿度较大易形成团雾,且因桥体过高所承受风力更大,如缺少准确的气象信息极易产生重大交通事故。为杜绝这一问题,白秀忠等人经过3个多月的研究,适时研发出该系统。而像这样的专利,截至4月底已获得12项。
齐河黄河大桥东起济南市槐荫区济齐路,终点止于齐河县黄河大道与国道309交叉口,全长2287米。大桥总投资达12亿元,是齐河县迄今最大的民生工程,自2014年10月起开工建设,今年3月26日成功合龙,预计7月份建成通车。
为让民生工程赢得民心,自项目建设之初,该指挥部便提出争创“鲁班奖”的目标,在严把原材料关、狠抓施工质量的同时,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通过科技创新加速施工进度,并为相关项目建设积累经验。灌注桩万能支撑杆,把原有的焊接连接改为机械连接,不仅拆卸方便,缩短了2/3的拆卸时间,还避免了焊接切割对钢筋笼的损害,解决了钢筋笼变形的问题;钢箱梁虚拟拼装系统,在塔柱横梁上设计出临时轨道,随着桥面的架设向前移动,依托该系统,大桥合龙时中间误差小于5毫米,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通过孜孜不倦地科研创新,该指挥部在获得12项专利的基础上,目前该项目又有12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其中8项已通过审查。“之前如果浮桥太拥堵,我便绕行建邦黄河大桥或者更远的济南黄河大桥,多花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大桥开通后不仅让交通更便捷,出行也更安全了。”济南市槐荫区西张村村民王成虎因生意往来经常来齐河,也盼望大桥尽早投入使用。
新闻推荐
3月22日,齐河县供电公司“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祝阿镇五里村,帮助村民检修春灌用电设备,确保村民春灌安全可靠用电。为保障春灌用电,该公司组织党员服务队巡回于田间地头,积极开...
齐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齐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7 地方网 版权所有 邮箱:ttykfjmgxr@gmail.com 晋ICP备202200425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