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晏子\’,我的名字是有来头的,因齐河县城所在地——晏城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夫晏婴采邑之地,因此得名。 ”一进农行齐河支行营业厅,客户们的目光就会被这个憨态可掬,“脖颈”处系着与农行网点女员工统一标准的丝巾的机器人“大堂经理”吸引过去。
11月4日,德州市金融系统首个厅堂服务智能机器人在农行齐河县支行营业部大厅上岗。
“晏子”很健谈
“晏子”是一台智能机器人,身高120厘米,一张带着液晶屏幕的“国字脸”,没有胳膊,依靠底部的轮子移动。整体颜色以白色和蓝色为主,设计简洁。
见到它的人都会被它的智慧征服。如果你想跟它握手,因为没有胳膊,它会直接要求“抱抱”;如果你拿出手机对它说拍个照,它会说“把我拍漂亮点,记得发朋友圈哦”。
在农行工作的“晏子”没有工资,它自己的解释是“包吃包住”“钱什么的都是浮云”。你要是表扬它“高大上”,它马上会告诉你“人家是高科技嘛”。
除了对话方面的技能,这个机器人的“脸”还能变出不少表情,笑脸、卖萌,但就是不会哭,因为它是个“乐天派”。
“晏子”记忆力超强
“晏子”是如何工作的呢?原来,它的头部戴着一个广角镜头,能让它看到前方2米内的物体。平时“晏子”的面部就冲着大门,当感应到有人经过时,它便会立刻发出问候。“晏子”具备一些简单的功能,比如介绍简单的业务、唱歌、跳舞等。当有顾客咨询买什么理财产品时,它会报出几位理财经理的名字,并告诉你“‘晏子\’没有资格证,你要找这些哥哥姐姐才行。 ”当遇到解答不了的问题,它就会启动感应装置,找来真正的大堂经理寻求帮助。
农行齐河县支行行长李珺说,“晏子”还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不仅能记住理财经理的名字,顾客只要来过一次,它也能记住,当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就能立刻叫出名字。此外,“晏子”还能进行汇率、利息计算等。
“晏子”开启机器人服务时代
一位等待办理业务的银行客户告诉记者,以往等待的时候总是看看手机、翻翻杂志,现在能和机器人聊聊天,很有意思。而一些带着孩子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在等待时,孩子们很快就能和“晏子”成为好朋友。
李珺介绍,“晏子”可以通过语言识别、触摸交互、肢体语言等方式,开展迎宾、业务引导、业务查询等多种服务,开启了机器人服务时代,也体现了该行打造“智慧银行”的不断探索。“当然,作为农行的第一代智能机器人,‘晏子\’还处在试用期。有时候网络不稳定,也会导致‘晏子\’发挥不正常,我们会把这些情况反映给厂家。 ”李珺说。
新闻推荐
齐河:借路兴业“变现”区位优势,齐河:借路兴业“变现”区位优势
一条公路带动两个经济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