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 夏津新闻 平原新闻 齐河新闻 临邑新闻 庆云新闻 宁津新闻 禹城新闻 乐陵新闻 武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齐河新闻 > 正文

荒地上“长”出粮食烘干厂,荒地上“长”出粮食烘干厂

来源:德州日报 2015-05-14 13:02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齐河县晏城街道小安村引入社会资本,成立粮食生产合作社,解决粮食晾晒、存储问题——

荒了30年的旧村址上,如今机声隆隆。5月8日,在齐河县晏城街道小安村,粮食烘干厂已完成车间建设,正在安装设备。“我们这个烘干厂,可服务两万亩农田。一期月底就能建成使用,年可为村集体增加两万元收入,并解决30名村民就业。 ”村党支部书记胡曰明介绍说。

上世纪80年代初,小安村进行了整体搬迁。 60亩旧村址由于地势高、土地贫瘠不适宜耕种,常年荒着。以种地为生的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6000多元,这让去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胡曰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增加村民收入,必须要有致富项目带动。 ”

为此,他专门召开村两委会,与村干部商议,并征求村民意见,决定引入社会资本,成立粮食生产合作社。当年8月,胡曰明找到从事农资生意的村民魏爱军,几经商谈达成了合作。魏爱军出资300万元,成立兴安合作社,先期流转村里380亩农田,并以每年每亩1200元的价格租用16亩荒地,建设烘干厂,解决粮食晾晒、存储问题。

魏爱军之所以有此决定,是因为他心里有笔明白账。粮食烘干后提前上市,售价会比自然晾晒每斤高出两毛钱。为获得较高利润,很多农民选择了粮食烘干,稳定的业务量保障了工厂有收益。而合作社对村民粮食集中收购,凭借数量多拥有议价能力,对外销售每斤可提高3分钱。同时,他们还引入施肥、喷药等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与村民单独购买相比,每亩农田可节省近100元,这些都能带给村民实惠。

据了解,去年该村实行土地流转后,种粮效益明显提升,加之解放出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村民年人均收入达1.2万元。

“先流转少量土地,目的是起到示范作用。我们打算等今夏小麦收获,村民看到效益后,扩大土地流转规模。”胡曰明介绍说。他告诉记者,针对旧村址的剩余44亩荒地,村里正在招商,计划引入几家企业,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解决村民家门口就业难题。□本报记者 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 石崔 刘新豹

新闻推荐

杨秀婷和她的开心农场,杨秀婷和她的开心农场

她身残志坚,以能吃苦、不服输的韧劲创办茶庄。创业成功后,她却选择回到农村,带领乡亲们致富——

齐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齐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荒地上“长”出粮食烘干厂,荒地上“长”出粮食烘干厂)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