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烨 通讯员 郭雅静)走进赵官镇北二村,道路宽敞笔直,路面干净整洁,靓丽的村庄环境让人赏心悦目。“俺村的环境现在是越来越好了,不但建了公园,路两侧栽上了花草,还安放了垃圾箱,有专人定时来收集,早晚出来散步健身,道路干净,路灯明亮,心里甭提有多舒服了。 ”11月21日,赵官镇北二村村民孟庆利高兴地说。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实施,不仅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城乡综合环境面貌也焕然一新。
近年来,齐河县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级负责、一元管理”的工作思路,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并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出实效、不反弹。在大黄、刘桥、表白寺、祝阿、潘店、赵官、胡官屯、焦庙、仁里集等乡镇建设完成9座垃圾压缩中转站,购置37辆垃圾运输车、1947辆三轮车、12000个垃圾桶。目前,垃圾压缩中转站已按5-8公里的运输距离覆盖全县。
建立设施配套机制,完善硬件建设。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基础设施是前提。县里编制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规划,对城乡垃圾收集设施、处理场所、处理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科学实施,形成收集、中转、运输、处理的一体化格局。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覆盖半径建设的9座垃圾压缩中转站已投入使用,运转效果良好,镇域生活垃圾都已实现便捷、统一的收集和清运处理。同时,对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加大资金保障,列入财政预算,生活垃圾处理费已由原来的70元/吨增加到110元/吨,保障了垃圾处理厂的正常运营。
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强力推动实施。县里详细制定了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工作任务和考核办法,对各乡镇(街道)每半年进行一次评比考核,主要对各乡镇、村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组织机构建立、建章立制等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和综合评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同时督促限期进行整改落实,考核结果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综合考评,并与“以奖代补”政策挂钩。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规范运行。县里始终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持久推进的同时,及时总结归纳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概括提升,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特别在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日常监管、考核奖惩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完善各项制度机制,确保取得长期实效。“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能够有效推动城市管理职能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显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有利于激发全县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主抓单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全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让城乡居民在靓丽舒适的环境中幸福生活。 ”县城管局局长刘军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张聪 王晨)近日,伴随着一声响亮的锣声,齐河县又一家企业——山东省圣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上海股权交易中心市场的新成员,也成为德州市首家登陆上海股权交易中心市场的企...
齐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齐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