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 夏津新闻 平原新闻 齐河新闻 临邑新闻 庆云新闻 宁津新闻 禹城新闻 乐陵新闻 武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齐河新闻 > 正文

“赝品教授”何以屡屡得逞?

来源:济南日报 2012-04-12 14:59   https://www.yybnet.net/

■晴川

一名叫戴建华的男子,从2011年至今,冒充北大教授在外省多个中学开办讲座,并自称是“北大自主招生考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在今年高招期间,前往外省招生调研。北京大学查证后表示,此人并非北大教职工,该校也没有常务理事这一职位。(4月11日《京华时报》)

学生只打一个电话,就刨去了“赝品教授”的画皮,可见其骗术拙劣。然而,何以单凭“一张名片”就蒙蔽了那么多学校的双眼?在我看来,诱惑力来自两处。首先是“北京大学”这块金字外衣。“扯虎皮做大旗”并非因为虎皮慑人,而在于人慑猛虎之威。猛虎是真正的“山大王”,本事好生了得,于是人们感其真其诚。虎虽假威却有,“赝品教授”正是看穿了“权威阶层”的规则和弱点,充分利用了人们对虎威的敬畏之心。数年前山东齐河县小学生假冒县委书记签名致使33人进入县党政机关;浙江平阳国土局职员冒充领导签字,帮人“洗房”而获利;江苏某企业甚至拿“去世”的教授做药品推介广告等等荒唐事,都殊同此理。以“虎”威唬人,哪怕是唬一时算一时,唯一的担心,就是不要有太大的风险。而更大的诱惑则在于“自己有特殊渠道去港大”这一虚假承诺。在高考升学率仍是学校考核主要指标这一现实面前,如果不用脚踏实地按照考试程序完成正规考试就能轻松进名校,又不花学校一分钱就能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畸形的考核模式导致学校“剑走偏锋”,“剑走偏锋”产生集体失语,集体失语抬高“赝品教授”的名气。再使一点众所周知的花招,就让学校成了掩耳盗铃式的睁眼瞎,炮制这出奇闻笑谈。“赝品教授”让笔者想起了俄国作家果戈理《死魂灵》中的骗子乞乞科夫来。他打通上至省长下至办事员大小官员的关节,而后向地主们收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冒充活人骗押金。他之所以得逞,除了物化社会的功利让乞乞科夫们“进化”成为一个道德沦丧、贪婪成性的“嗜血君子”,公权部门的监管漏洞、行骗风险成本的过低应是根源。对付他们,除了依靠公众的唾沫星子,最有力的武器还得依靠法律这支利剑来斩草除根。这正是买卖“死魂灵”的骗局败露后,一个落荒而逃,一个被活活吓死的原因。

现在,既然“赝品教授”的真相已被弄清,北大也“保留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广大受骗学生的嘴巴也已经张开,有关执法部门的拳头也该迅速伸将过去了吧?眼看今年高考在即,我们在观赏一边狂吐口水、一边挥拳猛砸的壮观场面之时,还该对这种奇闻笑谈如何进行反思呢?

新闻推荐

张丙和同志逝世

...

齐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齐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赝品教授”何以屡屡得逞?)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