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 夏津新闻 平原新闻 齐河新闻 临邑新闻 庆云新闻 宁津新闻 禹城新闻 乐陵新闻 武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齐河新闻 > 正文

农村新变的鲜活报告,农村新变的鲜活报告

来源:德州日报 2012-03-29 17:44   https://www.yybnet.net/

64年前,社会学家费孝通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撰写出版了《乡土中国》一书,他所考察和反映的是数千年来支撑着中国乡村的超稳定的社会体系和组织结构。最近出版的《乡村涅槃——山东省齐河县农村社区建设纪实》的作者高艳国、赵方新、解永敏,则试图及时把握当下农村快速发展的脉搏,表现21世纪的“山乡巨变”。作品注重反映根深蒂固绵延了数千年的旧的村落文明的逐渐消逝和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文明在农村的崛起兴盛。所以说,这是一部贴近“三农”现实,表现中国乡村浴火重生、涅槃蜕变的纪实作品,是一部鲜活的社会报告。

作品力图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细节和鲜活的底层人物展现新农村建设的历史画卷,探索蹒跚前行的“三农”问题的走向,试图回答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命题。齐河县农村社区建设,近些年来在全县轰轰烈烈地推广开来,其主要做法是合并小村建设新的较大的社区,原则是“区中村人口向城区聚集,农村人口向乡镇驻地聚集、向原乡镇聚集、向中心村聚集”,高级目标是“社区当景区规划,楼房作洋房建设,村民视市民管理”。经过合村重建,到2009年6月,全县行政村由1014个减少到381个。通过建设,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农村社区逐步走上了与城市居民生活接轨的城镇化道路。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活状况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的心境和心态,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民的精神世界因此而焕然一新。

作者选取了齐河县有代表性的塚子张、南北、华中、洪州、开泰等社区,从讲述这些社区的农民自改革开放以来艰难曲折的发家致富路,到政府支持建设的社区落成、生活水平提高的经过,特别突出农民在搬进新居、换了生活天地之后的惊喜,热情讴歌正在推进中的新村建设,赞美农村变革带来社会的长足进步。

在描述一个个社区艰难推进的过程中,作者把大量笔墨放在了描摹农民精神和情感世界上。张顺芝老人一生与房屋纠结在一起的命运,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他身上承载的重量是中国农民匍匐抗争的映照,他对新社区的由衷之爱,来得自然,来得刻骨;徐爱水对新社区的“相见恨晚”让人有点意外,但以他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视点来看又何其顺畅无碍,他以为要是早建10年,就可以省掉农村第二拨瓦房建设的费用,还是实实在在的农民思想,朴实无华,水到渠成;失去昔日家园的王启明在黑狗的惯性引领下回到村庄的废墟,其中所蕴含的人类共同的命运追索,令人震撼;幽默诙谐的王胜华以庄户人的角度对农民劣根性进行自嘲式批判,既引人沉思,又可发人蔼然一笑……作品在次第展开的叙述中,有力地表现了农村社区建设推倒的不仅仅是一座座旧的村庄,而是一处处陈旧的思想观念与道德精神的堡垒这一深刻主题。

在我看来,报告文学要想写出 “彩儿”来,需要在作品的情节挖掘、人物刻画、可读性以及政论性思辨性上多下功夫。我们欣喜地看到,三位作者在这些方面有着很清晰的思路和自觉的创作追求。作者自称,要通过本书“描绘出现阶段农村在城市化背景下的文化生态,解读在骚动不安的内心和跌宕起伏的命运映照之下的农民心灵史”。作者特别注重农民的意愿与感受,着重反映这种变革是充分发扬农民民主,通过征求大多数农民同意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因此是代表最广大农民利益的,是受到农民拥护和支持的。作者尤其强调自己作为叙事主体对这场乡村变革独立的观察与思考。他们亲眼目睹了农村的骚动,农民渴望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努力,以及农民迁居后心态及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从旧村址与新社区的对比中,作者“看到了一种生活否定了另一种生活,一个新村解构了另一个老村”,或者说是“一种生活孕育了另一种生活,一个老村分娩了另一个新村”,“一种文明在取代另一种文明”。同时他们更警醒地提出,乡村涅槃“完成了一次乡村精、气、神的重新聚合”,但“她不可能通过一次变革而摇身一变为城市,她依然甚或永远还是乡村,只不过是脱胎换骨之后,另一种意义上的新农村”——这些由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推断而得的论述,无疑是雄辩有力、令人信服的。这些抒发,深化了作品主题,从中亦能读出作者对乡村家园深切的热爱之情。

作品讲究运用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今昔巨变。作者讲述了华中社区刘金英的故事,当年她幸运地成为最后1000多名“农转非”之一,当上了工人、生产模范;2009年企业破产,她又幸运地转成农民,回到刚刚建设的农村社区,在完成了一次命运的漂泊后又意外地收获了乡野的新馈赠。

在人物语言方面,作者也特意追求原汁原味,注意引用地道的山东农民话语,显得朴实亲切自然,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诸如“人家坐火箭,咱还赶着毛驴磨洋工”,“快嘴张”说山东快板一样地数说城里人的怪事——什么都是 “跟咱乡下人拧着来,原来咱乡下吃粗面,他们吃精面,现在咱吃上光白的精面了,他们倒要吃粗面了;原来咱乡下哪有轿车啊,现在有轿车了,人家又开始玩自行车了;……咱都不捋锄把子种地了,人家又在别墅院子里搞起了自留地。 ”这种地方语言的运用,很好地体现了作品的泥土气息和乡土特色,也生动地升华了“乡村涅槃”这一主题。

(作者系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著名评论家)

□李朝全

新闻推荐

齐河12个农村社区集中开工,齐河12个农村社区集中开工

本报讯 (记者 李根 通讯员 姜广富)4月22日,齐河县2012年首批农村社区集中开工奠基仪式举行。市领导满春重、史好泉、孙成良、邓光亮、杨光来、李世民出席。市委副书记满春重在致辞中指出,两区同建是...

齐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齐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农村新变的鲜活报告,农村新变的鲜活报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