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廷伟(邹平)
郝秋岩,德州市齐河县表白寺镇孙耿街人,约生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其父郝允哲,字圣陪,号镜亭,有《深柳堂诗草》、《延绿堂诗稿》等传世;叔父郝允秀,字水村,号寅亭,幼即工诗,十九岁著有《拾翠囊集》;兄竹林,弟餐霞,皆能诗文。郝秋岩出生在这样一个诗书家庭,固家学渊源,亦天性颖敏,自然会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弟弟餐霞这样夸赞姐姐郝秋岩:“当初命笔,超然名隽”,但不幸的是,秋岩年仅七岁时,她的父亲镜亭先生便去世了,这仅仅是年幼的小秋岩悲苦命运的开端。二十四岁那年,秋岩嫁给了齐东县大张村张醒堂(今邹平县台子镇大张村)作继配,婚后的秋岩“相夫子以持家,奉孀亲而视膳。”结婚不久,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子张可观,儿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虽然丈夫在江浙一带作一个小官,但她“五纹刺绣怜娇女,七字吟诗教幼男,”毕竟也与丈夫诗文唱和,琴瑟相谐,确实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人们常用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来形容一个人的命运时常与自己的主观愿望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也有人用红颜薄命,造物忌才来说明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往往会遭受一些人们难以想象到的曲折遭遇。少擅诗名,夙耽艺事,德容双绝,伉俪独迟的郝秋岩,与张醒堂感情笃深,酬唱奉和的好日子过了还没有几年,丈夫便因肺病去世了;这对沉浸在幸福之中的郝秋岩来说,是莫大的精神打击。
丈夫病逝后,郝秋岩一人艰难地维持着整个家庭生活,嘉庆十三年(1808年),年仅七岁的儿子张可观又因病夭亡,这天塌地陷般的人生际遇,对柔弱的她是个多么巨大的打击呵!秋岩幼年丧父,继而夫亡子夭,“女子三从不获一焉,”一个旧时代妇女所能依靠的东西都没有了,这时的郝秋岩,简直可以说是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儿子的夭折,必定成为她一生的痛。其《天道》是郝秋岩在儿子小可观夭折以后,痛定思痛时的长歌当哭之作:“天道茫茫未可图,忍将夭寿问洪炉。髧髦已抱千秋恨,付托终惭六尺孤。早是童年随幻化,何须七月识之无。泉台骨肉如相见,应念人间泪眼枯。”彻入骨髓的痛苦,有时简直让人不忍卒读。
郝秋岩用毕生心血凝聚而成的《秋岩诗集》,共三卷,收入诗作共计213首,其中《碧梧轩吟稿》卷98首是闺中之作;《蕴香阁诗草》卷75首是嫁后作品;《恤帏吟》卷40首是夫亡子夭后的作品。古祝阿孕育了诗人童年五光十色的梦幻,使郝秋岩的作品的灵魂,永远放射出了不朽的光芒,尤其是她的《碧梧轩吟稿》,语言清丽明快,天真尽现,她在《秋桐》中写道:“开窗望秋月,坐对双梧影。斜风自西来,落叶满金井。百尺栖风干,荣落在俄顷。忽忆渊明诗,悚然发深省。”
郝秋岩的一生命运多舛,她没有像易安居士那样经历山河破碎和社会动荡不安,诗作中自然没有过多地涉及到社会、政治、历史的许多重大问题,也很少有揭示人间黑暗与不平的作品,但她笔下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趣,更有一种平凡人生的典型意义所在,在这种精神层面上解读二百多年前的郝秋岩,便有真切自然、原汁原味的乡野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以视觉和情感上的极大冲击。秋岩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介农妇,虽在乡野田间,但她视野开阔,经常关心时局的变化,如她的《大风雾歌》:“闻道西南犹战争,烽火断绝衡襄路”;再如她《读史》而感其一:“秦关一百二,郁律何雄哉?始皇冒天险,开国骋奇才。长缨系六王,雄心驰八垓。”
令人感奋不已的是,时任齐东县知县的时铭,在其感叹“女史传家学,遗经淑厥躬。才华谢道韫,孝行叔先雄。石破天奚补,鹃啼血已红”之时,道光年间的济阳知县李若琳的母亲与郝秋岩有着同样坎坷的人生经历,一次偶然的邻邑采风,让他得知了齐东才女郝秋岩及其出类拔萃的诗佳作,自己在感动喟叹之余,决定捐俸付梓刊印其诗,以传于后,并亲自为《秋岩诗集》作序。后来这个时期印刷的《秋岩诗集》几经碾转多有损毁,经过原齐东县李炳炎老先生的整理,得以在民国年间重新出版。民国版《秋岩诗集》的惟一收藏者王北溟老先生,字化鲲,与我同乡,平易近人且善于言谈,他原在邹平县码头乡政府编篡《码头乡志》,那时只有二十岁左右的我,因为与他同时编篡乡志的一个亲戚的原因,有过几次简单的接触,得知他和我国现代著名散文作家李广田先生既是村庄相邻的老乡,又是关系非常密切的同学,他除了向新编《邹平县志》的编篡者提供了绝无仅有的《秋岩诗集》外,还倾毕生精力创作了长篇小说《唐赛儿》。但令人遗憾的是,王北溟先生去世以后,孤本的《秋岩诗集》与他尚未出版的长篇小说《唐赛儿》已杳无踪影。
民国版《齐东县志》的总篡于清泮说秋岩诗作“雅音哀韵,堪与《断肠集》、《漱玉词》并传。”郭连贻、王忠修两位先生耗时四年编著的《秋岩诗集校注》一书的出版,让后来者对一代才女郝秋岩其人、其诗有了比较客观、公正、系统的全面了解,也让这笔清新质朴,意蕴丰厚,却又几近湮灭的宝贵文化遗产重见天日。
《秋岩诗集校注》及记录郝秋岩事略的《齐东县志》
新闻推荐
巧做市场“加减法” ——山东建华鑫国管桩有限公司内涵式发展纪实新报记者李晓佳通讯员韩雯雯刘超
...
齐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齐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