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医生的劳动价值得到体现,医疗技术的含金量高,医生更有尊严感;医护人员灰色收入阳光化,激励机制保住积极性。
取消药品加成,实施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农民得了实惠,如何保住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2012年的最后一天,市物价局、卫生局和人社局三部门联合下文,批复了 《关于平原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提高技术劳务性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在该方案中,普通门诊诊疗费为7元/人次,专家门诊诊疗费为11元/人次,均提高5元;住院诊疗费由3元/日提高到12元/日;重症监护由6元/小时提高到12元/小 时 。同时,208种手术收费标准按平均21.5%的增幅有所提高,拿阑尾切除术为例,从以前的1000元/次提高到了1210元/次。
“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后,医生的劳动价值得到了体现,更有尊严感了,医务人员都很受鼓舞。同时,提高医生的劳务价值,也是让医生的收入从灰色变透明的一个过程。以往,医生靠药品加成可以获得 ‘灰色收入\’,药品取消加成后,医生主要靠劳务获得报酬。”县人民医院院长刘军说。
如何让医护人员灰色收入阳光化,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也给出了 “药方”。改变单一的医疗服务支付方式,创新绩效激励是其重要杠杆和激励手段。在方案设计中,明确规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在实际运作中实行 “两不变、一奖惩”原则,”两不变”即,纳入路径管理的病种患者自付金额不变、新农合补偿费用总额不变, “一奖惩”就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节余的资金按比例由医院、科室做为奖励基金使用,如出现超支,则由医院和科室承担,不得加重病人负担,从而激发了医院、科室和医务人员自觉控费、优质服务和积极性。
新闻推荐
患者少花钱,告别 “因病返贫”,患者少花钱,告别 “因病返贫”
实施药品零差价,医生不再乱开药,患者少吃冤枉药,降低了患者药费支出;20个病种 “明码标价”,患者入院先选A、B、C,确定病种就确定了价格,让患者明明白白花钱。3月16日,记者在县人民医院新建的病房大楼服...
平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