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启元
在济南这样一座传统与多元并存的城市,在众多纷繁复杂的建筑符号中,解放阁,这一坐落在护城河畔的雄伟建筑,是为了纪念济南战役的胜利、缅怀革命先烈而建造的。自1986年落成以来,一直是济南这座城市的荣光。
郭澄清老先生因济南战役与济南这座城市结缘,那一年他19岁,他跟随着部队参加战役,硝烟炮火、敌机嘶鸣、尸横遍野……一幕幕的情景,为他日后创作长篇小说《大刀记》埋下了伏笔。
他的文学作品中,更多地把笔墨放在了鲁北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尤其是自己的家乡宁津。中国作家大多具有乡村背景,乡土不仅仅是其一生挥之不去、割舍不了的情愫,更是其文学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对在乡村度过童年时光的作者而言,乡村故园始终影印于创作过程,氤氲于作品之内,外显为特殊的气韵与品格。或许,正是得于对乡村沃野丰富芜杂记忆的采撷,文学作品才被注入纷纭生长的活力与生机。
但郭澄清先生笔下的农村生活不是“江南春色浓于酒”的田园诗,而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麦田收割情景。
郭澄清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坚守者,也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真正能够反映他扎实功力的是短篇小说,例如《黑掌柜》《公社书记》《社迷续传》《篱笆两边》等作品。这些短篇小说的素材均取材于鲁北平原,这是他成长的地方,他内心对故乡的热爱和深深的眷恋,使其作品有着浑厚的泥土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他用细腻笔触刻画的鲁北平原的风土人情、乡亲邻里,犹如一幅幅风俗画卷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他的《黑掌柜》《公社书记》《高七》《社迷》《孟琢磨》等小说都以人物“命名”,塑造了几十个栩栩如生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这些人物都扎根在历史和现实的沃土之中,并成了那个时代的标志。他们不是作家灵感所至的即兴创作,也不是对农村生活的表面现象的描摹,而是郭澄清在对中国农村社会深刻解剖的基础上所结出的硕果。
现在看来,无论从小说内容还是到谋篇构思,从艺术特色到语言风格依旧闪烁着迷人的魅力,在当代文学史上他当之无愧地是一位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学作家。
当然,郭澄清先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还是长篇小说《大刀记》。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尽管他已任山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山东省创作办公室主任,但还是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郭杲村,他自小在农村生活,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这也是他坚持回到农村老家创作《大刀记》的原因。回到故乡,也仿佛回返到庄严的母体之内,再次体味那片土地的温度、气息,以及与身心从未离断的命脉。
《大刀记》全卷气势磅礴,波澜壮阔,故事发生在鲁北平原广阔的背景上,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中国人反抗外敌侵略、争取自身解放的伟大斗争的感人画卷。既然是以抗战为主的题材,那么写战争自然是作品的重头戏。但是作者在写战争的同时,将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也穿插进来,使得整部作品张弛相宜,错落有致。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叙说几十年的生活故事,头绪纷繁,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作家按照怎样的秩序去安排?这不仅体现着作家体察生活的视野与深度,也考验着作家的审美敏感与组织能力。很多时候,让人感觉到《大刀记》的语言是在鲁北平原的沃土中生发出来的,字里行间跳跃着民间的生命活力。
郭澄清在生病期间,也一直像“保尔”那样,在与病魔作斗争中创作和生活。虽然病魔使他左手和左腿的下半肢失去知觉,不能活动,但他仍然以顽强的毅力,以嘴代手拔下笔帽,以被子、枕头作靠椅,以窗台当书桌通宵达旦地创作。即使在病重、脚上扎着吊针,脖子上打着封闭的危机情况下,他也没有搁笔。就这样,他带病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龙潭记》《决斗》等作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停止他钟爱的文学创作。
读完郭澄清的作品,我突然想起法国画家弥勒的作品《拾穗者》,在画中,农妇在收割过后的田间,拾起散落了的麦穗。画中没有庞杂的场面,也没有过多细节,十分单纯,令人一目了然。三个农妇神态疲惫,头顶着盛夏的烈日,在似火的骄阳烧烤着的大地上寻找失落的麦穗,辛劳的汗水已浸透了粗布衣衫。
我总感觉郭澄清就像画中的拾穗者,守望着鲁北平原这片广阔的麦田。亲吻炙热的土地,用心感受农民的生活,抚摸家乡的一草一木。
在他的笔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鲁北平原的土地、城市、河流、村庄、田园、小镇……活灵活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李晓楠)7月16日至17日,省人民检察院邀请驻淄博、东营部分省人大代表来德州市视察检察工作。省人民检察院党...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