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立松屈大鹏 通讯员孙久生)一方手握数以千计的科技成果,另一方急需新技术激活新动能,如何让两者实现无缝对接? 7月15日至16日,宁津县举行“百名博士进宁津”活动,着力搭建“高精尖缺”人才与企业对接的高效平台,吸引了来自清华、北大等名校的106名博士参加。会上,宁津县与博士们达成合作项目9个,并将10名高端人才作为首批专家纳入宁津智库。“‘高精尖缺\’人才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特种兵\’,谁抓住了优质人才,谁就能抓住机遇、率先突破。 ”宁津县委书记王刚说。
山东智衡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永刚对此深有感触。智衡减震通过不断引进高端人才、加大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用于高速动车组的高端弹簧,拿下了国内高速动车组减振弹簧市场的半壁江山。此次活动中,智衡减震又成功“牵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茹毅,双方将共建博士后流动站。
不止智衡减震,在宁津,健身器材、电梯、实木家具等三大主导产业的企业均将目光投向招“高”引“尖”。山东富士制御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立新与青岛理工大学泰山学者林天然签订高速电梯减振降噪的合作意向,将使他们在高速电梯市场抢占先机。
招“高”引“尖”的关键是让人才留下、发挥作用。宁津县在落实全市人才政策“黄金30条”的前提下,出台《关于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加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的考核奖励办法》等实施细则。创新开展招才引智“1+1”活动,要求每个部门和乡镇每年引进1名高层次人才、对接1家高校院所。加大财政奖励力度,仅2016年,宁津县就在人才工作上投入资金8099.7万元。同时,在县城黄金地段,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人才公寓,对高级专家实行拎包入住、酒店式管理,目前已经有20多位专家入住。今年,该县又规划了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和双创中心,年内将动工修建。
去年以来,宁津县先后组织80多所高校和200多名专家学者与本县企业进行对接,达成合作协议和意向70多项,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国外专家110人。
新闻推荐
□王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积极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