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信贷产品体系,支持德州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6月27日,邮储银行德州市分行副行长周振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德州市分行坚持“根植城乡、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加强信贷服务模式创新,充分发挥金融优势,精准扶持种植业、养殖业、农机、运输、农产品购销、农产品初加工等行业的专业大户。截至5月底,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4.49亿元,有效缓解了德州市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资金短缺问题。
搭建政银平台加大支农力度
“在我最缺资金的情况下,多亏了你们帮我解了燃眉之急。”6月19日,在邮储银行陵城区支行,顺利拿到50万元贷款的盐店村养殖大户白富恒对工作人员感激地说。今年,他计划扩大养牛规模,把500头扩大到700头,手里却没有多少资金。邮储银行陵城区支行工作人员走访时了解了这一情况,帮他申请了专业大户贷款,解决了流动资金周转难题。
为解决德州市养殖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邮储银行德州市分行积极与市畜牧兽医局对接,加大资金支农力度,积极创新产品,调整产品要素,面向养殖大户或年经营收入超过30万元的规模型新型农业主体、专业大户,开办了额度高达500万元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产品。面向家庭式养殖的小规模客户,采取农户保证、农户联保的方式,提供1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满足其短期、小额的贷款需求。该行还加强与市农机局合作,创新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机购置补贴贷款,截至5月底,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贷款254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已实现放款23笔400.8万元,支持土地经营规模179.2亩。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德州市分行与市人社局、财政局合作,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复原转业退役军人及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回乡创业农民工等,推出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解决农民工回乡创业、妇女创业、失业人员创业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截至5月底,实现放款4893.4万元。
创新信贷模式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当前正值小麦收购的黄金时期,做粮食收购生意的宁津县长官镇小杨村村民杨洪涛却犯了难:作为农户既没有抵押物,也缺少担保方式,想提高收购能力但资金不够。后来他听朋友说邮储银行有针对家庭农场的信用贷款产品,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申请。在他提交申请的第二天,就有银行信贷员前来调查,认可了他的贷款资质、经营项目,第三天就顺利拿到了29万元贷款。
邮储银行德州市分行围绕现代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资金需求特点,加强信贷服务模式创新,在升级传统小额贷款的基础上,开办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农机购置补贴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特点的贷款新产品。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不足问题,该行将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纳入到担保物的范围,并对保险保证、担保基金担保、活体抵押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集全行优势资源,打造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体系。
该行还设立了三农金融部,规范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缩短放款时限,及时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 100多名专业客户经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现代农业贷款绿色通道”“现代农业信贷服务直通车”“一站式服务”等专项服务,实施优先调查、优先评级、优先授信、优先发放贷款。
建设特色支行优化融资服务
为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今年3月起,邮储银行在辖内各级网点统一开展“大走访、大宣传、大创新”活动,深入特色行业、专业市场、农村,以现场解答、发放宣传册的方式向农民介绍农户小额贷款、家庭农场、再就业创业贷款等涉农信贷产品,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好评。
该行还积极探索农业产业链贷款模式,加快建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色支行。根据县域经济特色,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涉及农产品收购、运输、加工,奶牛、肉牛养殖,肉禽、蛋禽养殖,苗木、花卉、蔬菜、瓜果种植等10多个行业。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德州市分行已成功建设14家特色支行,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资金结算及财富保值增值服务。
□本报记者李艺本报通讯员张阳田高成
新闻推荐
大柳镇——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