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德州市深化乡村文明行动,继续强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和移风易俗工作,被评为全省移风易俗工作先进市,7个县市区被评为全省移风易俗工作先进县市区。
文明花开满园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归根到底是为百姓谋福祉,让社会更和谐——
人们看到,文明正在悄然快速地扩散,从斑马线前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已成为市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而这正是创城带来的变化。
人们看到,精神文明的进步,激发出博大的善与爱。凡人善举比比皆是,强大正能量不断凝聚。“德州出好人、德州好人多”已然成为一个道德现象、社会共识,“有德之州、文明之城”的品牌更响亮。
人们看到,志愿服务成为一种城市时尚,人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出的温暖和善意。德州市通过加强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建设,广泛开展“四个一批”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每周日确定为志愿服务活动日,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关爱空巢老人等活动。
创新引领,为打造地域文化高地注入源头活水
德州市以打造地域文化高地为目标,以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筑与新时代伟大进程同频共振的情感和价值共同体。
文化精品是文化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杂技《高椅》荣获第十三届武汉中国光谷国际杂技艺术节黄鹤金奖第一名,实现历史性突破;一大批优秀演员和作品获得山东戏曲红梅奖、山东省杂技魔术奖等奖项。德州市推出的长篇电视剧《大刀记》荣获省第十二届“文化精品工程奖”,4件作品荣获第十届“泰山文艺奖”。电影《乱点鸳鸯谱》在全国115家院线公映,成为德州本土创作并在城市主流院线放映的首部电影。制定出台了《德州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奖励管理办法》,对全市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进行组织化管理。积极实施“德州记忆”工程,已完成黑陶纪录片《土与火的舞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德州互联网电影周”,征集互联网电影长片260部、短片1600部,评选出11个奖项,打造了互联网电影产业融合发展的文化交流平台。
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让精神食粮丰富群众美好生活。开展送戏下乡演出1700多场,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冬春文化惠民活动400余场,其中3项活动入选全省冬春文化惠民活动品牌项目。建成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2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4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900个,文体小广场基本实现全覆盖,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年接待群众300多万人次。县级广播电视台标准化建设成效明显,全市有7个县级台已通过省级一级台验收,3个县级台已达到条件,等待第二批验收,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德州电影小镇初具规模,10余家影视文化公司入驻经营;鬲津文化艺术小镇入选“第五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中国(德州)黑陶非遗文化产品传承发展平台、山东山花民俗文化创意园获省级文化产业资金扶持600余万元。成立德州城市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暨青岛出版社德州分社。 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49.62亿元,居全省第8位;占GDP比重达4.76%,居全省第3位。工艺美术、演艺娱乐、出版印刷、文化传媒、文化旅游、文化体育等传统产业势头强劲,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产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创新业态强势突破、蓄势待发。
风好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以更加饱满的激情砥砺前行,绘就新图景、满怀新憧憬,鼓足新干劲、干出新气象。
新闻推荐
1月5日,德城市黄河涯镇有3名小学生在冰面玩耍时不慎落水,最终都失去了生命。临近春节,这是我们最不愿意听到的新闻。三条...
德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