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正在着手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建立适应德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发展职业教育是拉动现代产业发展、促进就业、促进社会稳定、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措施,功在当今、利在后世。谈起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州市许多政协委员颇为关注,并且准备借此机会献计献策。
规模、结构、师资等问题
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政协委员李文祥称,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四个方面:规模小,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作为高中阶段的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职普比远远达不到大体相当的要求,甚至有的县职业学校招生很少或者根本不招生;不仅如此,结构方面也存在问题,民办职业教育规模过大,国办职业教育规模小,专业雷同性强,不适应市场需求。像机电专业,各职业学校几乎都有这个专业,不能做到差异化发展,高端化培养。
而政协委员、民盟德州市委委员、德州学院中专部高级讲师王存柱则认为,目前,德州的职业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学校所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存在不适应的情况。
坚持开门办职业教育
进一步全面融入京津冀
对此,王存柱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的政策研究和发展战略规划,提升全市对技能人才吸纳的竞争力,完善人才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市场化配置、储备;创新完善对技能型人才和用人企业的激励机制,优化使用人才培养资金,增强技术岗位的吸引力,建立技能职务与专业职务对应待遇标准。
另外,李文祥为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指出调整结构,走内涵发展之路是一项重要举措,要实现全市各职业学校良性竞争与合作,鼓励“集团化办学”,职业教育学校之间应该差异化发展,鼓励和引导学校依托当地的产业发展特点和市场需求,开发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品牌,用品牌来吸引生源,对接市场。坚持开门办学,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面向京津冀,融入京津冀。加强与京津冀知名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引进设备,引进人才,引进管理,引进培训,成立京津冀职业教育联盟,着力提高德州职业教育自身软实力和吸引力,放大校企合作的综合效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撑。
本报记者李榕刘潇
新闻推荐
发展普惠金融,能够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更好地以金融资源撬动经济发展活力。但从德州市当前普惠金融供给看,金融组织体系不够健全,市场细分不够充分,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不足。普惠金融应由政府...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