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郑东岩
“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德州市和跟踪研究工作组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对于现场交流会为何选在德州召开,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2+26”城市德州市“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组负责人李莉认为,这是对德州大气污染防治成绩的肯定。
作为研究工作组负责人,李莉对德州防治大气污染做出的努力如数家珍。“德州市和跟踪研究工作组抓住重点时段,建立会商机制,形成‘事前研判-事中跟踪-事后评估’模式。每天跟踪分析前一天的空气质量,形成污染成因诊断,做出减排措施跟踪和污染来源预判,最后形成\‘一市一策’的会商意见,报送给德州市主要领导,在作出批示后,由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班落实督办,督办结果反馈后,工作组再去跟踪这些措施的效果,这样就形成了闭环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效性和精准度。 ”李莉说,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组还识别重点问题,滚动提出对策建议,形成“科技支撑-措施落实-支撑改善”模式。深入开展源解析、源清单调查,摸排德州市主要大气污染问题,提出“治尘”“限车”等措施建议,在地方环境管理决策中发挥科技支撑“一市一策”作用。
关于德州下一步如何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改善,李莉提出了建议:“应从能源、产业、交通、建设等领域持续推进治理措施。从长期来看,还是应该走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从短期来看,PM
2.5
中硝酸盐占比较重,这说明与氮氧化物排放有关。下一步,我们将和德州市密切合作,在持续推进燃煤污染治理的同时,研究工业和重型柴油车的治理,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通过不断向纵深研究,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这次会议给各地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今后,我们将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做法,引进更多先进技术,为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李莉说。
新闻推荐
首位新能源车主挂上绿色牌照。本报12月19日讯(记者张磊通讯员马少帅)12月19日上午10时,德州市新能源汽车号牌推广应用启动仪式在德州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综合业务大厅举行。新能源汽车号...
德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