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全面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精心打造厚德之州。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强有力的舆论引导,是推动“四德”工程广泛深入的有效措施。一是深入开展向道德典型学习活动。组织黄平亮、焦文玉等时代楷模、最美人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村镇巡讲,宣传凡人善举,传承道德力量,让人们从道德典型身上领略光荣、体悟崇高,引导人们见贤思齐、争当先进。二是强化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德州日报等媒体作用,积极开设道德建设专题专栏,在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开展长期宣传、反复宣传、深入宣传,引导群众关注“四德”工程建设。三是高度重视现代传播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体,拓宽道德教育载体,举办道德建设网上谈,开展道德短信传递、道德箴言征集活动,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四是充分发挥文艺浸润的力量。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采风,开展广场舞大赛、微电影展播、歌曲传唱、文艺专场系列演出等活动,鼓励群众、学校和专业院团唱道德歌曲、讲道德故事、演道德节目,使“四德”工程建设深入村庄、社区、机关、学校和企业,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提升“四德”工程建设水平。公民道德建设重在基层,重在行动。德州市以开展全省“四德”工程示范市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县市区、示范乡镇、示范点创建活动。几年来,共创建省市级示范县市区9个、示范乡镇54个,市级示范点538个,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22个、“四德”广场42个、道德讲堂905个,为全市“四德”工程建设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全面推开,使“四德”工程在全市落地生根、遍地开花。市里每年召开两次现场观摩会,对各个县市区,包括一些乡镇“四德”工程建设开展的情况进行现场观摩,通过交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了全市公民道德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2014年底,德州市134个乡镇(街道)就已经实现“四德”工程建设全覆盖。
发挥善行义举“四德”榜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四德”工程建设持续深入。
德州市将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作为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弘扬凡人善举,道德建设大众化、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手段,作为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建设的有效平台,将“四德”榜实体榜和网上平台建设作为“四德”工程的首要任务。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内容实在。事迹实实在在,群众认可;标准适当、有针对性,符合部门、行业、地方实际,有推行价值。二是制作整洁。要齐整、美观、干净,材质、规格、大小因地制宜、实际实用,不求大求洋。三是管护常态化。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都建立了建管用一整套的制度,做到“四德”榜有专人管护、专人更新、专人保持整洁和卫生。四是定期通报。市委宣传部委托第三方每季度对“四德”榜实体榜建设情况进行摸底,然后将摸底情况及网上平台上传情况及时通报给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宣传部长及分管同志。五是发放奖扶资金。每年发放“四德”榜建设帮扶资金140万元,发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奖励资金100多万元,提升了“四德”榜建设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开展最美人物、“孝信俭”三好德州人等评选活动,每年评选出最美人物十类200名、道德模范60名、孙洪香等市级以上好人50名,并推出黄平亮、袁静华等省市级时代楷模,孙洪香家庭等21个全国全省文明家庭,让人们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带动最大多数市民踊跃参与“四德”工程建设。目前,德州市村居“四德”榜建设覆盖率达到100%,上榜率达到70%。
□吕兵(作者单位:市委宣传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志冕)12月1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2018年中心城区城建计划编制、省市重点项目筛选、中心城区铁路专用线升级改造等工作。会议指出,中心城区城建重点项目是...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