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乐本报通讯员马静
12月4日上午10点,市环保局准时发布了中心城区7个空气监测站的监测数据:PM2.5 指数143、PM10指数208、AQI指数190……位于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的九衢泉纯净水厂监测站综合排名第一。“从每天的监测结果看,今秋以来运河经济开发区的空气质量大幅改善,且从未被亮过红灯,这是对我区环境质量提升的最有力证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苏树江说。
扬尘治理是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自今年10月以来运河经济开发区印发专项工作方案,将解决扬尘污染源头作为基本防线,精细化管控,严格处罚,全面提升扬尘治理水平。
网格化监管不留死角
今年冬天,家住运粮路一小区的曹女士特别高兴,因为长期堆放在小区附近的3个渣土堆都被清运了。“这些渣土堆打从4年前我搬过来时就在那里,一直没人管。秋冬天气干燥,一刮风沙尘就往屋里跑。没想到今年竟然被清理了,真是解决了大问题。 ”
这片渣土堆是网格督导单位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发现的,虽然前期进行了有效覆盖,但是附近居民仍希望将其进行彻底清理。工作人员将情况上报后,相关责任部门立即行动,联系了车辆、人工,花了3天时间全部清理干净。
为着力治本,强化源头精细化监督管理,运河开发区创建网格化督导机制,将全区划分为17个区域,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每个网格由一个区直部门担任督导单位,定期实地巡查,对扬尘污染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汇报,针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各相关责任单位立即整改,不留死角。截至目前,已经发现问题259项,超七成已整改完毕。
工地旁没了“满地灰”
12月5日,在德建集团牡丹华庭4期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主体外墙施工,与工地相距50米的,就是该楼盘已建成入住的居民楼。与以往建筑工地沙石乱堆、尘土飞扬的情况不同,这里完善的防尘措施让附近的居民免受扬尘侵扰——所有路面都已进行了硬化,由两名环卫工随时进行清扫;建筑物料上覆盖有防尘网,主体立面通风处也都悬挂了直立密网进行围挡;雾炮车、洒水车、喷淋设施等一应俱全,每天定期洒水,确保无浮土扬尘。
虽然配备这些设施增加了成本,但项目经理史海南却有自己的理解:“如果施工方不考虑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将被市场和消费者淘汰。只有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才能让城市更美,让自己的项目更美。 ”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多个建设工地,发现全部都设置了扬尘污染监测设备及视频监控系统。运河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辖区共有规模以上建筑工地7处,全部按照“六个百分百”的要求落实扬尘防控措施,工地上的检测设备都与市环保部门管理平台联网,实现对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全过程无缝监管。“一旦监测数值超标,系统就会进行预警,我们也会监督工地立即进行整改。对于扬尘治理不到位的将受到顶格处罚。 ”
道路清扫全天候不间断
12月6日午后,在运河大道,一辆湿扫车正缓慢前行,车辆所过之处,落叶、纸屑等垃圾被一扫而光。随后,一辆大型洒水车实施雾状作业,将路面清洗得干干净净。“现在道路清扫特别及时,很少能发现路面上有垃圾出现,过去那种风一吹,尘土到处飞的情况也少了。 ”陪着老父亲在运河大道散步的市民邱女士说。
为深化道路扬尘防治,运河开发区不断加大道路保洁力度,6辆洒水车6辆湿扫车每天对全区主次道路实行全天候、不间断作业。“如果遇到低温天气,为了防止路面结冰,就会改到午后温度较高的时段进行。”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高鑫介绍,为了彻底净化道路环境,机扫的同时还配齐配强保洁人员,进行人工补扫以及日常维护。“11月中旬时,我们进行了为期10天的道路大清扫工作,每台湿扫车后跟着8名环卫工人工清扫路面,不留任何死角。用笨办法解决最实际的问题,扬尘防治来不得半点马虎。 ”
新闻推荐
12月2日,民盟德州市委组织30余名成员在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古运河景区举行“建美丽德州护生态运河”公益健步行活动。该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保护大运河生态环境,提升市民对大运河的保护意识,倡导健康...
德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