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市农科院培育的露地秋熟小型西瓜获得成功。它打破了德州市8月份之后露地西瓜不再结瓜或正常成熟的记录,其采用的两项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去年以来,市农科院党总支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真抓实干、积极作为,攻坚克难、锐意创新,全院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科技合作、党的建设、机关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十三五”事业发展的良好开局。全年共获国家专利3项,获市级科技奖励5项,培育新品种7个,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篇。
培育新品种7个科研工作实现新突破
市农科院培育的露地秋熟小型西瓜,因结果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因此,甜度高、口感好,一上市很受欢迎。这个新品种,就是利用省级项目资金培育出来的。
争取上级科研项目,是获得资金支持,开展农业科研工作的一大载体和平台。 年,德州市农科院在继续保持蔬菜、棉花两个专家岗位和杂粮试验站的基础上,新争取到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食用菌两个综合试验站;主持省级项目2项,分别是: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德州小型西瓜露地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项目(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1项(黄淮海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参加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项目1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参加首批启动的山东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8项,列全省地市农科院第二位,参加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关键技术)项目1项(耐盐碱特色经济作物新品种培育与筛选关键技术);其他横向联合项目等较往年又有增加,原在研项目继续保持。 年,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万元。
年市农科院硕果累累。一批成果获得科技奖励、一批课题通过鉴定验收、一批在研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获市级科技奖励5项,其中,“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氮素养分的最佳利用技术研究”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项课题通过鉴定,5项课题通过验收。主要研究进展有,棉花方面:德棉号参加省区试,并被推荐参加国家区试,德棉号参加省区试。玉米方面:德科参加省区试,并被推荐参加国家区试。小麦方面: 3个品系参加省预试。杂粮方面:搜集鉴定种质资源多份,筛选出优良品系多个,获得发明专利1项(一种大豆芽期砂培耐盐鉴定的方法)。蔬菜方面:已获得2项发明专利。植保方面:筛选出针对大田作物、蔬菜病虫害的绿色生物药剂余个,探明了韭蛆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发现了捕食螨对韭蛆的取食特性;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篇。设立院内课题4项,新设院内博士基金3项,为科研人员搭建平台、提供载体,鼓励他们尽快脱颖而出。
冒雨进大棚科技服务及时到位
去年月日,德州市出现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次日一早,市农科院院长贺洪军就来到平原县王杲铺镇蔬菜大棚内,为菜农讲解雨雪降温天气下大棚菜管理技术。市农科院还派出了多路专家,第一时间赴德城区、临邑县、平原县等地的蔬菜基地,指导农户积极应对,并发放雨雪降温天气下设施蔬菜管理技术明白纸余份。
在科技服务上,市农科院创新形式、完善机制。按照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针对全市家庭农场的迅猛发展,在科技服务上向家庭农场、规模经营倾斜。牵头组织成立了德州市家庭农场科技联盟,成立了联盟专家顾问团,建立了微信群,召开了5次联盟成员会议。联盟成员间互动考察交流多次,促进了技术、市场、经验、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家庭农场的抱团取暖、协同健康发展。他们的经验做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认可,山东新闻联播头条给予了报道,市政府政务信息刊发了专题通讯并报上级部门。
点面结合、扶贫帮困。市农科院立足自身优势,高度重视科技扶贫工作,将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年度重点工作,成立了科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扶贫方案,点面结合、多措并举,取得显著成效。在帮扶点的扶贫方面,免费提供小麦良种1.3万斤,价值3.万元;为户贫困户免费提供亩玉米良种,价值余元;建立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田亩;到扶贫联系点走访慰问3次,送去米面油、羽绒服及慰问金价值1万多元;支持扶贫点道路建设2万元。在面上扶贫方面,在宁津、庆云、平原、临邑举办扶贫培训班期,培训农民多人次,组织科技人员到省市扶贫重点村技术指导多人次,推广应用小麦、玉米、蔬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项,提高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承担的国家、省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立扶贫联系点处,带动帮扶贫困户多户。
科技服务常态化。市农科院全年组织农业科技下乡多人次,培训农民多人次;针对各种灾害天气及突发事件,及时开展应急技术服务多人次;把科技服务工作纳入科技人员综合考核,与科研业务工作同考核、同评比。
对接大院大所科技合作见成效
年9月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武城县召开玉米绿色增产增效综合技术模式示范现场会,推广“农机农艺八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绿色防控四结合”的综合技术模式。
会上推广的玉米绿色增产增效综合技术模式,由市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联合攻关完成。“针对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和市农科院三级联合,协同创新,实现高端科技与乡土科技的有效结合。”市农科院院长贺洪军说。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提出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武城县坚持将“绿色、节本、增效”理念贯穿粮食生产全过程,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大力开展绿色增产综合技术模式攻关,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万亩攻关区实现了小麦玉米一周年“吨半粮”的目标。
根据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市农科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依托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的院地合作平台和国家、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积极对接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等大院大所。年,引进各类合作项目余项,引进专家多人次来德授课、指导、考察及合作研究。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在临邑县林子镇召开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之玉米花生间作观摩会,在武城县分别召开了小麦、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技术集成示范现场会,取得很大成功,并总结完善了院地合作的“德州模式”。
新闻推荐
临邑城管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