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讯 (陈金山 李玮玮)临邑县德平镇大鲍村56岁的徐红霞,丈夫和儿子儿媳都在外打工。往年一到农忙,徐红霞就为10多亩地的农活发愁,可今年她却每晚轻松自在地去跳广场舞。 “有农业合作社帮办,俺种地可省了大心。 ”徐红霞说。
去年麦季以来,德平镇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缺劳力、新技术推广慢、种植效益较低的现状,以合作社为载体,以富民强村为目标,整建制推进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把村级党组织与农户紧紧“拴”在一起,结成利益共同体。至今年6月,全镇133个行政村均由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统一购买农资产品、统一种植模式、统一农业技术服务、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农产品销售等“六统一”服务。今年麦收期间,该镇村级合作社协调机械600多台套,对11万亩小麦统一机收机播,收割期限比往年缩短3天,亩均节约成本20元左右。
提到整建制推进合作社建设,绕不开全国种粮大户、山东粮王魏德东创办的德平镇富民合作社的引领作用。该合作社是国家和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社长魏德东曾多次在全镇的各类会议上,给农户细算加入合作社的增收账。镇党委把党组织多方面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各类经济优势有机结合,依托富民合作社,以管区为单位成立了10个分社,每个管区选择5个村作为试点,按照群众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原则,率先领办创办合作社,党支部班子成员与合作社组织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在运行较好的宫家村、王河头村、满家村等20多个村级合作社,先后召开了分类服务现场会议,使群众真正见到入社带来的好处。宫家村的高翠香前几年流转承包了200亩地,“一个人种地,拧心费力累个半死。自从加入合作社后,通电、打井、建晒场,这些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都由合作社出面协调办妥了。 ”高翠香说。德平镇党委书记张洪东认为,合作社的帮办服务,使良种良法及农业新技术在该镇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收到了“合作聚民心,服务树形象,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多赢效果。
部分合作社还采取租赁、入股等形式,盘活闲置土地进行集中经营。通过土地流转,部分农民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拓宽了增收渠道。宫家村党支部去年春季改造废弃坑塘10亩,今年又整理村民闲置院落和村周边闲置地块26亩,并承包到农户,为集体创收13.2万元。利用此项资金,结合乡村文明建设,该村合作社种植各类绿化经济苗木2.1万余株,三五年后这些苗木可为村集体创收80余万元。
“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壮大了集体经济,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搭建了农村干部锻炼成长的新平台,直接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进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为民服务中,‘发挥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到了实处,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民群众的主心骨、代言人。 ”对于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社,临邑县委和德平镇党委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新闻推荐
7月29日是开斋节,临邑县城管执法局局长李其银(右三)来到邢侗街道张庙村看望慰问回族群众,送上油、面等慰问品,并表达了节日祝福。 高德刚 孙凯 摄...
临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