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全
土地集中承包、河塘开发、闲置房屋租赁、劳务中介服务……近日,走进临邑镇小刘家村,处处都能感受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该村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党建工作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开展土地流转、积极盘活闲置资源、提供有偿服务等模式,不断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长效发展,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6万余元。
土地流转模式——突破传统发展村集体经济
日前,小刘家村2名种植大户分别与村委会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承包了全村的耕地。“群众收完这季麦子后,再也不用自己耕种就能每年收到900元左右的承包费。”村干部刘家明对笔者说。
据悉,2012年,该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区建设,目前所在社区兴建的兴和苑小区已建至3—4层,预计12月份可搬迁入住。群众搬迁楼房后,如何让群众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该村在多次召开村两委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和全体村民会后,打破“一家一户”的传统耕作模式,大力开展土地流转,采取每年每亩400斤麦子、秋季400斤玉米的承包方式,对全村550亩耕地进行了流转,抽出40亩作为村集体所有地,承包费作为集体经济收入。预计村集体经济年可增加收入3.6万元。
盘活资源模式——变废为宝发展村集体经济
“看,那就是俺承包的70亩涝洼地,俺计划开挖7个池塘,抬高地面后上面种植樱桃、梨等果树,将其打造成为集垂钓、采摘、旅游于一体的产业园。”日前,小刘家村承包户指着一片涝洼地说。据了解,该涝洼地多年来未开发利用,近日以每年每亩220元的价格租赁给了本村一村民,集体年可增加收入1.5万元。
今年以来,该村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对集体所有的池塘、河滩地、林地、房屋等资源,对外招标承包、租赁获得租金收入。“通过盘活本村的资源,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了集体收入,村集体也就能够为村民办一些公益事业。”村干部刘家明说,如今村里的河滩地种上了农作物,林地发展了林下养殖、闲置的池塘养上了鱼。
劳务输出模式——增强服务发展村集体经济
土地流转后,如何让群众实现再就业?——是村民们最担忧的,也是村两委最关心的环节。
小刘家村在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的协调帮助下,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为主体的劳务服务中心,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统一签订合同、统一外出务工、统一结算工资、统一化解矛盾纠纷“五统一”原则,帮助本村及周边村群众搭建就业桥梁,并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安全常识等培训。实现了由过去群众自谋出路、零散打工向全程服务、订单输出的转变,保障了群众权益,增加了集体收入。目前,该村已与县内8家企业、县外7家企业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已输出劳动力70余人,110余人已签订劳务合同,麦收后即可到企业上班。
新闻推荐
“一勾勾”剧目《姊妹易嫁》首次展演,“一勾勾”剧目《姊妹易嫁》首次展演
并于2006年3月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本报讯(王世峰) 7月10日晚,国遗产”。为将这一艺术形式发扬光大,县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勾勾”新剧《姊戏剧家协会及其演职人员通过近半年的不妹易嫁》在县工...
临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