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中江县通济镇土桥村为返乡农民工开展了一次特殊的培训,旨在迅速提升返乡农民工的发展意识,引导他们或就近务工或发展产业,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2月7日,正月初三。一大早,土桥村村委会办公室前刚刚平整出来的小广场上摆了五张大圆桌,村委会的大喇叭反复广播举办培训会的消息。听到广播后,村民们陆陆续续汇集到这里。虽然笼罩在田间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开,但初春的暖阳已经把每个人的脸照得红彤彤的。土桥村村支书陈恩学忙前忙后地招呼着——这天,他摆上了“坝坝宴”,请来县上和镇上的农科专家,要给返乡农民工讲一讲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让土桥村在2020年前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致富第一招:要想富先修路
据陈恩学介绍,土桥村之所以取名“土桥”,是因为以前村里通往外界的道路就只有一座年久失修的土桥。“晴天还好,一遇到下雨,那个路烂得简直没有办法走。”陈恩学是土生土长的土桥村人,因为过去交通不便,制约了发展,村里被戴上了“贫困村”的帽子。1991年,他的幺爸陈光宗带领着一帮乡亲跨过土桥,走出中江,前往外地务工,成为土桥村第一批走出去的人。此后很多年,越来越多的土桥村民加入外出务工的队伍。
陈恩学介绍,土桥村在籍村民一共2317名,外出务工的占了60%以上。而村里的青壮年约90%都外出务工,剩下的都是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人少了,地荒了,整个村子一点生气都没有。”
2018年春节,已经年过半百的陈光宗回到土桥村,看到土桥还是那座土桥,村子还是那座村子,不禁心生悲凉。见过世面的他明白,落后的交通阻碍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于是,他和几个乡亲一合计,决定修一条从土桥村通往中江县城的水泥路。为此,他找到通济镇党委书记张辉、镇长冷波谈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张辉、冷波带着村民们跑项目,找资金。从2018年5月动工,短短半年时间,一条3.5公里长的水泥路便修建完毕。“以前汽车根本开不进来,今年过年,小汽车都开进了村。”看到崭新的水泥路面,陈光宗的脸上乐开了花,“现在从土桥出发到成都,一路顺畅的话,一个半小时轻轻松松就到了。”
“路修好了,乡村发展更有底气了。”张辉说。
致富第二招:因地制宜搞活产业
土桥村距离中江县通济水库不远,因此,发展水产业成为土桥村脱贫致富的首选。“我们2018年下半年开始动工修葺池塘,然后培育鱼苗。现在第一批马上就能上市销售了。”作为第一批走出土桥村的人,陈光宗也成为第一批回到土桥村的人。“我们这个地方是丘陵地区,土地不肥沃,如果光是种粮食,一年挣不了好多钱。所以大家也就不愿意种地了,久而久之,地就荒了。”陈光宗说,2018年春节他回到土桥村的时候,看到很多田地都荒废了,田里草长得比人还要高。“我们祖祖辈辈就是靠着土地过日子,不能让地就这么荒着啊!”作为土桥村的“老辈子”,陈光宗把几个脑子活范儿的后辈喊到一起商量。(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2月12日,北京组工网发布一批市管干部任前公示。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
中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中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