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陈凤霞姬广华
今年以来,仲山镇坚持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推动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点带面,突出示范引领,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提高认识、压实责任,统筹协调抓落实。该镇成立了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形成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整体合力;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讨论会对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的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并对36个村移风易俗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制定下步整改措施;建立定期督导整改会议制度、工作信息报送制度、红白事月报送制度,及时调度各村工作开展情况,推动工作快速扎实有序开展。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多措并举抓动员。该镇通过悬挂条幅、村委广播、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等形式加强对移风易俗工作的宣传;开展移风易俗大走访活动,将丧事简办和婚事新办标准、倡议书发放到户,使移风易俗、婚丧嫁娶文明简办之风进村入户、入脑入心;开展“移风易俗、传承家风”演讲比赛,总结挖掘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并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同时,将移风易俗工作编成民间歌谣依托村级广场舞队、民间剧团等巡回演出,使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营造了社会广泛关注、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共发放明白纸、倡议书3万余份,悬挂条幅70余条,制作宣传栏80余个。
多方联动、规范管理,创新举措抓改革。民政办牵头,实行红白事报备制度,并进行存档备案;调整充实红白理事会成员,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建立村民办酒宴台账,规范办酒宴申报流程,明确酒宴参与人员、酒桌数量、菜品数目等,制止以满月、生日、升学、入伍、乔迁、开业等为由大操大办;村集体规划红白理事场所,村内所有红白事在场所内举行;设立骨灰堂,村民免费存放骨灰盒;成立“红娘协会”,加强对民间媒婆管理,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不要彩礼丈母娘”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引导身边人;依法打击传播非法出版物、封建迷信活动、邪教活动、“黄赌毒”等违法活动。
加强监管、严格奖惩,探索移风易俗长效机制。联合镇纪委、督考办、民政办成立移风易俗监督检查小组,对丧事现场进行检查,查看有无音响,有无流水席等大操大办现象,红白理事会成员是否到岗到位,并对检查的情况进行详细登记,村负责人签字后形成台账;公开移风易俗举报投诉电话、邮箱等,方便群众参与活动、参与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通报整改;实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进行举报;一年两次对各村移风易俗开展情况进行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
新闻推荐
通过学习养殖技术,卢德俊成功实现创业。“由于身患残疾,我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中老人年迈,孩子又正在读书,需要照顾……外出...
中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中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