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核桃不愁销,文积务开心极了。
“核桃成熟得如何了?这几天下雨会不会影响发货?”近日,在中江县富兴镇茯苓村村委会办公室里,市商务局的工作人员林耀峰正和村支书文德米讨论网上卖核桃的事。茯苓村是市商务局的精准扶贫对口联系单位,家家户户种有核桃,但因缺乏劳动力,销售让村民很是头疼。市商务局利用其资源,从7月底开始在网上帮村民吆喝卖核桃,目前已预售出近2000斤。
网上销售
村民不再担心核桃卖不出去
茯苓村位于半山腰,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这里缺乏生产用水,靠天吃饭,基本无法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成为当地主要农作物。茯苓村也是有名的长寿村,村里85岁以上的老人有30多位,但也被称为“孤独的长寿”,因为村里多数人都外出打工了。全村常年居住的仅300人左右,其中老人、孩童就超过200人。
尽管家家户户都种了核桃树,但收核桃、卖核桃特别耗劳力,村民们要么在核桃成熟季节靠背篓背到县城里卖,要么只有晒干等农闲时再去售卖,成交价格普遍较低。“往年核桃熟了,我就每天背一篓到中江县城卖,中午卖完,下午又回来打核桃,一般要卖一个多月才卖得完。”67岁的文积务是留守老人,家里有100多株核桃树,“今年市商务局在网上帮我们卖,核桃早被预定了,我们再也不愁销路了,节省了好多时间。”文积务笑着说。
扶贫新模式
要让村里更多特产实现网销
作为市商务局精准扶贫茯苓村的驻村干部,林耀峰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帮村民找销路,
“全村至少有3000株核桃树,今年挂果喜人,青皮核桃总产量预计超万斤,除去村民自留等,大约有5000斤核桃需要卖。”
7月底,市商务局在赶街网上发起青皮核桃销售,截至目前已预售出近2000斤,还有大约3000斤急寻买家。林耀峰告诉记者,往年村里收购青皮核桃价格是1元多一斤,今年网上义卖价格是6元和6.8元一斤,包装、运输环节均由电商平台完成,筹集到的资金给村民每斤2元,再除去包装、运输成本,剩下部分的利润全部用于村里改善基础设施。
林耀峰表示,网上帮忙卖核桃只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村里还有红薯、鸡蛋、花生等土特产,我们准备以后把茯苓村的土特产都卖到网上去。”根据计划,市商务局打算帮茯苓村实现土特产网络订单式销售,既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又给村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文/图本报记者陈兰
新闻推荐
(谢钰记者钟正有)为切实严防、严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中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面排查与整治全县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强化组织领导,狠抓...
中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中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