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佳 特约通讯员 廖小兵
广安市广安区大有乡一心村四组村民张三建原本有两个儿子,但数年前均因病去世了,六年前老伴离世后,他成为村上的低保户。如今虽然他一个人过着独居生活,但日子过得很充实:种水稻、养肥猪,房前屋后种蔬菜、水果,搞庭院经济,近日他又被聘请到村上做公益性岗位,负责全村道路、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热心的张大爷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逢人就要说,大家要养成爱卫生的习惯。全村卫生搞得好,老百姓养成好习惯,日子就会过得更好。”春节前夕,张三建告诉记者。
2016年9月以来,广安区兴平镇龙孔村、丁坝村,大有乡一心村等一大批“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四好新村不断涌现,有力带动了全区“四好村”创建向纵深方向推进。如今,广安区早已铆足劲,带领各地干部群众投入2017年的 “四好村”建设中。
庭院经济+循环农业村里环境干净整洁
“2016年11月13日,区委、区政府在一心村、龙台镇青松村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区‘四好村\’创建工作推进会,通过推进会的召开,以点促面,有力推动全区‘四好村\’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广安区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1月11日,一心村的村道两旁,村民们正忙着铺设水管,用于发展全村的循环种养业。记者发现,这里家家户户几乎都在发展庭院经济,家门口空地辟出来种植果树,林下养殖土鸡。
大有乡党委书记李波介绍,大有乡有5个贫困村,其中一心村2016年实现“摘帽”。一心村种植果树所用有机肥大部分是附近养殖场利用猪粪、鸡粪发酵后的沼液。全村果树、庭院经济、养殖场等能够实现循环利用,实现了产村相融。2015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11600元,2016年预计人均增收1000元 (其中庭院经济人均200元左右,鸡鸭人均300-400元)。
走入该村四组养殖大户李珍开办的养鸡场,这家养殖户将鸡圈建成了两层高的“楼房”,中间的“楼板”是铁丝网,上层喂鸡,下层堆积粪便。
“养鸡‘住楼房\’,主要是为了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也方便清理粪便。粪直接从铁网上掉下来,集中回收处理很方便,鸡所处的环境也更干燥卫生,不容易生病。”李珍介绍,2016年8月份,她开始养殖第一批500只鸡,目前已发展到5000多只。
“鸡粪我们直接免费送给村民作沼气原料,沼液还可以当肥料,处理方便,也能帮到村民循环种植。同时我们也很感激村民,因为自己处理还要多一笔费用。”李珍说。
评选“五星”家庭
积极创建“四好村”
2016年,广安区在“四好村”创建工作中,还集中开展了“美化整洁进农家”活动,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庄绿化等行动,通过“清洁卫生红黑榜”正反典型宣传,在农户中牢固树立以“洁净美”为荣,以“脏乱差”为耻的观念。发动家家户户参与幸福美丽新广安“五星”家庭评比活动。星级农户共五项指标,包括和睦友善、诚信守法、环境优美、热心公益、勤劳致富等。
“我们每个季度开会来评,先由各个村民小组推荐,村民代表评选,对获奖的村民在村广播上进行表扬,并发给洗衣粉等日用品。”龙台镇青松村村主任杨达伟介绍,“本村也创新工作方法,成立了由贫困户代表、非贫困户代表、村干部组成的村清洁卫生领导小组,每个月组织领导小组挨家挨户检查,查看房前屋后清洁卫生、家具摆放、被褥折叠等。检查后集中进行考核评分,评出全村的清洁示范户,如果连续3次评为示范户,将奖励100元钱。”
值得一提的是,张三建参加了2016年一心村 “五星”家庭的评比活动,1-3月张大爷都得了奖励,不仅在村广播上被通报表扬,而且村上给了张三建100元的奖励。对此,张三建也很自豪:“室内环境卫生好,整洁,物品摆放有序,个人卫生做得好,干部随时来检查,情况都不错,这是村上对我的评价。”
新闻推荐
按照中江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部署要求,中江县工商质监局结合“红盾春雷行动2017”加强节日期间消费维权工作,切实维护春节期间消费安全。该局为认真做好春节期间消费投诉的预警防...
中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中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