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赵升华 祝安勇)8月26日,记者在高坪区会龙镇老场垭村花椒基地看到,一望无际的花椒基地里,一株株花椒树排列整齐。
据会龙镇党委书记曾志刚介绍,该花椒基地是在高坪区扶贫开发协会的帮助下,招引业主夏斌等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整个基地占地4200多亩。农户以土地入股,占总股份的30%;公司投入花椒树苗、技术等其他资源,占总股份的70%。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模式。
夏斌告诉记者,花椒亩产可达800公斤左右,群众每亩可分红2000元。加上在基地打工的收入,村民每亩收入近3000元。
“近年来,高坪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大力发展花椒产业。目前,鄢家、会龙、佛门等地的花椒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进入盛产期后,年产值有望达到7000多万元。”高坪区农工办主任杨安杰介绍说,为推动花椒产业快速发展,该区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户实行以奖代补。同时,各乡镇采取统一购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栽培、统一管理等措施,确保栽植一棵、成活一棵、见效一棵,增加农民收入。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讯(黎光荣记者钟正有)记者日前从中江县民政局了解到,到年底,中江县城市低保人数为户人,占全县非农业人口的7.6%,1至月累计支出低保金.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元(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元);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