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在从第二重型机器厂至东方电机厂途中,当听到“德阳县城因三线建设由上年的2万多人增加至现在7万多人”,邓小平欣慰地说“这已经是一个工业城市了。”当天离开德阳时,他还再次殷切嘱托省委、两厂和德阳县委“要加强协作,把工业和城市搞好。”
从1964年到1980年间,国家对德阳的高达10亿元的倾斜性投资,推动德阳完成了由一个普通农业小县向一个新兴的“以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制造为特色”的重工业城市的彻底转型。1983年2月,德阳县委和县内13家大中型国营企业党委联名向四川省委、省政府提交《关于德阳地区体制改革的建议》,请求成立地级德阳市。8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地级德阳市,下辖德阳县、广汉县、什邡县、绵竹县、中江县,揭开了德阳城市发展历史新的一页。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德阳建市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地进入了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1987年,德阳第二产业首次超过一次产业,到1993年,德阳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仅次于重庆、成都,居当时四川区划调整前全省第3位。工业化的加速,推动了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到1997年,德阳第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第二次升级。进入21世纪后,德阳顺应新一轮工业化进程,加快中国重大装备技术制造基地建设。2013年8万吨模锻压机项目建成,使二重成为世界最大的铸锻钢生产基地;东电、东汽、东锅德阳分部实现火、水、核、气、风、太阳能发电“六电并举”,德阳重装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历经数代德阳人的艰辛拼搏,德阳迅速完成了从“小县城—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嬗变,一个以重大装备制造为支撑的现代化德阳,正以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祖国西南腹地。
迈步北部新城
再次忆起小平同志1958年、1965年两次视察德阳工业建设提出的重要思想及1958年擘划德阳发展蓝图“划了一个圈”,无疑给当前德阳奋力实现“五个走在前列”“一高两率先”目标、加快建设成都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的伟大实践,留下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十三五”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德阳正面临着全面创新改革、成德同城化等系列重大机遇。作为工业城市、重装之都,德阳围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提出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全力把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打造成引领全国、影响世界的名片,把培育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打造成引领西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名片。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以创新驱动为途径,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举,努力实现由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变。
工业强,城市兴。推进以成都为核心的城市群发展,加快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建设,是德阳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路径。这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举措,也是破除制约德阳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更是解决德阳未来城市发展的根本出路。推进成德同城化突破,德阳提出与成都在区域规划、交通建设、通信设施、城市品质功能、产业布局、政策机制方面实现“六个协同”,特别是要加快成德城市发展主轴建设,启动北延线,与成都对接,从火车北站起,向北建设城市主干道北延线至德阳,同时规划启动成都地铁北延线至德阳,加快构建高效、便捷、多层次的成德组合型交通体系。加快市域一体化建设,启动实施德阳市二环、三环路以及市中区至各县(市、区)的城市主干道,在德阳全域形成“五环多轴”的综合交通网络。对内全域城镇化,对外成德同城化,在小平同志的指引下,“大德阳”理念在这片土地凝聚,德阳各地错位发展、奋勇争先,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跨越的发展格局。
今日德阳,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城市建设蒸蒸日上,400万德阳人民正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坚定地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
(紧接第一版)在从第二重型机器厂至东方电机厂途中,当听到“德阳县城因三线建设由上年的2万多人增加至现在7万多人”,邓小平欣慰地说“这已经是一个工业城市了。”当天离开德阳时,他还再次殷切嘱托省委、两厂和德阳县委“要加强协作,把工业和城市搞好。”
从1964年到1980年间,国家对德阳的高达10亿元的倾斜性投资,推动德阳完成了由一个普通农业小县向一个新兴的“以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制造为特色”的重工业城市的彻底转型。1983年2月,德阳县委和县内13家大中型国营企业党委联名向四川省委、省政府提交《关于德阳地区体制改革的建议》,请求成立地级德阳市。8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地级德阳市,下辖德阳县、广汉县、什邡县、绵竹县、中江县,揭开了德阳城市发展历史新的一页。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德阳建市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地进入了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1987年,德阳第二产业首次超过一次产业,到1993年,德阳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仅次于重庆、成都,居当时四川区划调整前全省第3位。工业化的加速,推动了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到1997年,德阳第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第二次升级。进入21世纪后,德阳顺应新一轮工业化进程,加快中国重大装备技术制造基地建设。2013年8万吨模锻压机项目建成,使二重成为世界最大的铸锻钢生产基地;东电、东汽、东锅德阳分部实现火、水、核、气、风、太阳能发电“六电并举”,德阳重装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历经数代德阳人的艰辛拼搏,德阳迅速完成了从“小县城—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嬗变,一个以重大装备制造为支撑的现代化德阳,正以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祖国西南腹地。
迈步北部新城
再次忆起小平同志1958年、1965年两次视察德阳工业建设提出的重要思想及1958年擘划德阳发展蓝图“划了一个圈”,无疑给当前德阳奋力实现“五个走在前列”“一高两率先”目标、加快建设成都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的伟大实践,留下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十三五”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德阳正面临着全面创新改革、成德同城化等系列重大机遇。作为工业城市、重装之都,德阳围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提出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全力把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打造成引领全国、影响世界的名片,把培育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打造成引领西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名片。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以创新驱动为途径,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举,努力实现由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变。
工业强,城市兴。推进以成都为核心的城市群发展,加快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建设,是德阳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路径。这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举措,也是破除制约德阳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更是解决德阳未来城市发展的根本出路。推进成德同城化突破,德阳提出与成都在区域规划、交通建设、通信设施、城市品质功能、产业布局、政策机制方面实现“六个协同”,特别是要加快成德城市发展主轴建设,启动北延线,与成都对接,从火车北站起,向北建设城市主干道北延线至德阳,同时规划启动成都地铁北延线至德阳,加快构建高效、便捷、多层次的成德组合型交通体系。加快市域一体化建设,启动实施德阳市二环、三环路以及市中区至各县(市、区)的城市主干道,在德阳全域形成“五环多轴”的综合交通网络。对内全域城镇化,对外成德同城化,在小平同志的指引下,“大德阳”理念在这片土地凝聚,德阳各地错位发展、奋勇争先,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跨越的发展格局。
今日德阳,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城市建设蒸蒸日上,400万德阳人民正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坚定地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
新闻推荐
大手牵小手 走出人生困境 ——中江爱心企业家张伟捐资助学小记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但是不管困难大小,都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大手牵小手,就一定能走过人生的这一小段坎坷路!”8月23日,在中江华龙燃气有限公司的门店里,总经理张伟正与6名大学生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