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中江新闻 > 正文

把最好的送到最基层

来源:四川日报 2015-02-15 10:44   https://www.yybnet.net/

——聚焦四川省“三下乡”暨文化进万家活动

□本报记者严芳石小宏张岚

2月11日,第十七届文化列车来到德阳市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精彩的节目让观众目不暇接。村民吴关斌说:“以往只有在电视里看,今天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魔术、变脸等表演,够我们回味很久。”

2月6日至13日,四川省2015年“法律七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文化进万家活动进入绵阳市、德阳市部分县(市、区)和镇村,受到群众欢迎。

既“高大上”,又“接地气”

2月6日,绵阳江油市青莲镇月圆村村民潘玲因为来晚了,没有座位只能站着看演出。她一站就是1个半小时。“节目太巴适了,我舍不得走,站着也要看完。”潘玲说,希望文化列车多到我们老百姓身边来。

文化列车已连续“开行”17年,惠及无数像潘玲这样的基层百姓。这一趟趟文化列车中,最“考手艺”的是节目安排。本届文化列车导演陈珂介绍,组织节目时坚持“高大上”和“接地气”原则。“高大上”体现在节目品质上,引进在全国和全省文艺比赛中的获奖节目;“接地气”体现在百姓喜好上,部分经典节目和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登上文化列车。

记者跟随文化列车观看了14场演出,既看到曾亮相央视春晚的舞蹈《百花争艳》和《年年有余》,也看到常常出国演出的木偶书法《书意》,以及最具四川特色的《变脸·吐火》等。村民们说:“能在家门口看到电视上的节目,简直不敢想象。”

“听到老百姓的掌声,我心里踏实,证明老百姓喜欢这些节目。”陈珂说,“接地气”的节目能引起群众的共鸣,叮当、钟燕萍、闵天浩等巴蜀笑星带来的谐剧和散打评书等,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这样的笑声也荡漾在科技下乡活动现场。2月6日,听说来自10家省级科研单位的40多名科技人员将为村民答疑解惑,青莲镇邀月村村民李长志提前赶到活动现场,为自家的5亩水稻“问诊”。“为啥我家的水稻一年亩产只有1100斤,别人家的能收1500斤?”李长志的问题不仅得到省农科院专家的解答,还获得省农科院赠送的水稻种子和种植手册。

和李长志一样,不少村民的种植等疑难问题得到解答,还获得科技等方面的图书。

让观众在笑里深思

文化列车活动节目演出期间天气十分阴冷,为使节目呈献最好的效果,演员们全部身着单薄的演出服上台表演。舞台上,他们忘记严寒,以最专业的表演将一个个精彩节目带给观众。舞台下,他们披着厚厚的棉大衣切磋技艺。19岁的舞蹈演员刘涛说:“虽然辛苦,但每次看到台下观众热情的眼神,觉得再苦再累都值。” (下转03版)

新闻推荐

三十二载的坚持

“要不是有这么个好媳妇,我早都去见阎王爷了!”乐至县金顺镇公寺镇村78岁的陈花珍老人,逢人便夸媳妇刘正兰。1982年,刘正兰嫁给了公寺镇村青年樊文光。尽管公公体弱多病,婆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患有智障...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把最好的送到最基层)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