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中江新闻 > 正文

流转撂荒地发展中药材产业——返乡大学生王焕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基地133亩

来源:内江日报 2015-01-08 01:3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韦小梅文/图

王焕是市中区全安镇湾桥村走出去的一名大学生,大学学的是工程管理。然而,毕业后她并不像多数大学生那样忙着找工作就业,而是选择回到家乡湾桥村,带领父老乡亲“干一番中药材种植事业。”

“翻土要细,丹参才肯长;下种后覆土至少2厘米,更容易成活……”1月2日,记者在湾桥村的中药材基地第一次见到王焕,她正手把手向村民传授种植要领。年仅24岁的她,谈吐不像初入社会的学生,对湾桥村中药材产业的规划发展、市场前景等有着成熟见解。

“小时候,附近的地里都种满了庄稼,后来越长大就发现庄稼越来越少。特别是最近这几年回家,看到好多坡地都荒芜了,地里的草比人还高;村里人也越来越少,一点都不热闹。”王焕告诉记者,“那时我就想要是能在这些荒地上发展什么产业,在村里就能挣钱,大家就不用背井离乡了!”

村党支部书记张成全告诉王焕,村里山坡上大量的土地撂荒也实属无奈。一是湾桥村地处全安镇与龚家乡的交界处,地势偏高,交通不便,水资源缺乏,若引水需从6公里外的八一水库引进,但途中辗转四五次,水损耗多、人工投入等较大;二是尽管去年湾桥村的人均年收入为7358元,但其中大部分为在外务工收入;涉及流转土地的湾桥村4、5、6组,常年留村的只有200余人,劳动力明显缺乏……

于是,王焕决定上网寻找“出路。她发现近几年中药材市场前景不错,丹参适合在坡地上种植,有许多种植丹参致富的成功案例。王焕进一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与有种植丹参经验的业主取得联系,请来村干部、村民代表,共同研究湾桥村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可行性。

让王焕没有想到的是,她的思路竟然与村民们一拍即合!截至目前,全村已有60余户村民以500元/亩/年的价格把自家的撂荒土地流转出来,共计133亩。

“我们这个村水源条件不好,以前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产业,现在有年轻人带头,我们十分看好!”“好多大学生读了书都不愿意回来,她(王焕)还愿意回来创业,就凭这股冲劲儿,我们也必须支持!”“年轻人基本上都在外打工,我们老年人在家照看小孩,种地是有心无力,好在现在土地流转出来了!”采访中,村民们都很感谢王焕。

62岁村民王星利把自己家的2亩多地全都流转出来了,“前些年还干得动,种点玉米、小麦、红苕、花生等,一年到头收入不过3000元。现在岁数大了,干活越来越吃力,身体好就来基地干活,每天可以挣80元的工资,身体不舒服就不干。”

锄草、翻土、打窝、平土、下种、覆膜、浇灌……当天,在基地里务工的村民有20多名。王焕透露,丹参种植管理很重要,若管理得好,亩产量可以高达八九千斤,反之则一两千斤。因此,为了确保产量,她采用丹参和芍药轮作,并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技术指导员,希望中药材产业在村里发展起来,让村民看到效果,从而带动更多村民种植。

在销路方面,王焕已与中江县一家中药材加工厂取得联系,等到收获季节,他们以5.5元/公斤的价格统一收购丹参,预计一亩地的年纯利润可达到3000元。

记者从全安镇农业服务中心了解到,为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农户转变传统观念,发展现代农业,当前,湾桥村已争取到了镇、区级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春节后,他们将改造村里的老旧蓄水池、新建6口蓄水池,解决中药材基地的生产用水问题;硬化1.45公里的通村公路,修建便民路,解决中药材基地的交通问题。

新闻推荐

兴建“小农水” 惠及4000余人

本报讯(记者李然)高坪区会龙镇老场垭村和半边山村是典型的旱山村,常年干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记者昨日获悉,随着今年会龙镇实施一系列“小农水”项目,曾经的旱山村如今不再喊...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院坝会上以案说法2015-09-22 18:50
评论:(流转撂荒地发展中药材产业——返乡大学生王焕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基地133亩)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