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熊筱伟
2014年的最后一天,何明华把家里的1条半“天下秀”香烟,都送给了表弟。
50岁的何明华,自己并不抽烟。烟是之前搬家留下的——每搬一次家,何明华总要买几条烟,散给来帮忙的兄弟伙。“从城里打工开始,就在不停地搬、不停地搬。”去年12月31日,他得知自己在县里农民工公租房分配中摇号成功,顺手就把烟给了出去,“再也不想搬了,2015年争取在县城里安定下来”。“像我这种农村来的”是何明华的口头禅。2008年时,这位德阳市中江县柏树村村民在农村两间老屋住了44年。老屋土墙安不上淋浴,家里洗澡只有个大木盆,烧几壶开水才能洗一次。那时,也没觉着有多苦。
6年前的地震,让他开始人生中第一次搬家:老屋修在山边,震后常遭泥石流,“泥汤汤进屋,能淤到膝盖!”老屋不敢再住,何明华到邻近的南华镇,在县保安服务公司当了名保安。
进城后,一家人住哪儿?当保安月薪只有1205元,只好打发老婆娃儿回娘家,自己住在门卫室,“冷不说了,大门整夜还不停开关,根本睡不好。”
为了住好点、也为了家人团聚,老何咬咬牙,开始了“折腾”的租房之路:最初租下清洁工刘婆婆的瓦房,一吹风,柴火灰就飘到饭桌上,邻居养的鸡鸭到处排泄。坚持了1年后搬走,搬进邻近老油厂的楼房,基本条件好了些,可才住半年又得知是危旧房,要改造拆迁……
老何很无奈。工作地在城区,上班骑电瓶车至少要40分钟。为何不在城区租间像样的房?“房租太贵了,像我这种农村来的挣得少,花钱时手只有捏紧些。”何明华说,如今要再住回老家,一家人又早习惯了城里生活,“(在城里)想吃鸡杂,到菜市场就买得到,而农村头只有赶场天才有,要买还只能买整只鸡。”
住房问题成了老何一家似乎打不开的“死结”。
转变,比老何想象中来得快。2013年,四川省启动“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定向为农民工提供公租房,数量不低于当年供给量的30%。2014年7月,老何在同事提醒下递交了申请,去年最后一天,老何分到两室一厅的公租房,地段就在城中心,房租每年能省两三千元。“租政府的房子不得扯拐(出问题)!这下在城头算是有家了!”
新年那天,何明华破天荒请同事“海吃”了一顿羊肉。杯觥交错间,兄弟们问得最多的,还是公租房,“不晓得今年农民工还能申请公租房不?”
省住建厅作了回复:新的一年,向农民工定向供应公租房将继续实行,还有望实现常态化;在抓好在建的7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全省还将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和危旧房棚户区改造35万套(户)。
也就是说,2015年,更多的“何明华”将在城镇里有一个能遮风避雨、安安稳稳的家。
新闻推荐
“微公益”既是指大众力所能及、方便操作的微小型公益活动,也是指线上召集、传播,线下践行的新公益活动。截至目前,德阳“微公益,有我在”活动已累计超过12.2万人参与,德阳全市各类微公益组织和团体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