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网络作家 天蚕土豆李虎
我是从德阳市中江县走出来的,2008年凭借处女作《魔兽剑圣异界纵横》被大家知晓。刚才倾听家乡报办报前辈的发言,心生敬佩,他们用手中的笔记录和书写着我们家乡的巨变。今天,我为家乡报三十岁生日送上美好的祝福,祝愿家乡报纸越办越好。
德阳日报社原总编辑 张辅国
以往我参加过《德阳日报》10周年、20周年纪念活动,时光荏苒,今天很高兴参加创刊30周年座谈会。《德阳日报》的发展历经艰难曲折,见证德阳成长。当前,纸媒在全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在自媒体的冲击中,改革迫在眉睫,希望能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砥砺前行,逆境中改革。
德阳日报社原总编辑 高隆峰
30年,《德阳日报》从四开旬刊到对开日报,从黑白报到彩印报,作为《德阳日报》原成员,对报纸的发展表示欣慰。在市(州)党报你争我赶的竞争浪头中,《德阳日报》走在市(州)党报发展前列;在互联网传播挑战下,纸媒消亡论此起彼伏的声音中,《德阳日报》迸发出新的力量,德阳网、手机报、微博?
德阳日报社原总编辑 周晋安
《德阳日报》伴随着德阳建市而生,发展而壮大,两个词语足以表达我的心情:舒服、骄傲。3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德阳日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了党报的声音,奏响了与时俱进的时代主旋律,今后将与德阳的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同频共振,唱响好声音,为德阳发展鼓与呼。<
嘉宾代表 刘延刚
作为一名曾经在《德阳日报》工作过的我,首先要说的是感谢,感谢在人生中,给了我良好的发展平台,人生最留念的创作是在《德阳日报》工作期间成型的。正如之前《德阳晚报》创刊时我所写的那样,相信,肩负着新闻理想的编辑记者,将秉着为民、为公、为理的新闻工作者责任感继续奋勇前行,祝“娘家”发展越来
市财政局局长 刘龙春
我见证了《德阳日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德阳报》到《德阳日报》的转变至今仍记忆犹新。30年,《德阳日报》发挥好了党的喉舌作用,有过灿烂昨天,也将有美好的明天,市财政局也将做好“后勤”工作,一如既往支持报纸发展和改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市工商局局长 施强
30年来,《德阳日报》在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也积极为市工商局各项工作开展做好了宣传工作。目前,市工商局正与《德阳日报》协商,搭建平台,开辟专栏,对德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加强宣传,使消费维权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发挥好消委会成员的作用,推进德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德阳日报》离退休老同志 蓝幽
30年时光一晃而过,三十而立之于《德阳日报》来说意义非凡,生而有幸,沐浴着祖国的改革春风,在改革中砥砺、锻炼,新时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面临着转型、改革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老报人,我将继续关心、支持《德阳日报》发展,发挥传帮带作用,用余热为发展建言献策。
省记协常务副主席 刘为民
三十而立。《德阳日报》三十年走过了辉煌历程,三十年历程不易,我既代表省记协,又作为一名老报人,对三十而立的《德阳日报》送上祝福。当前的新闻传播已从定向灌输走向读者自由选择,《德阳日报》定将在而立之年融合发力,扭住发挥区域优势,在困难与机遇的环境中,变逆境为动力,在传播力、公信
德阳日报社原总编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杨庆龙
回首在《德阳日报》的时光,“风雨同行三十年,沧海桑田一瞬间,颂德鞭恶著华章,沥血呕心写巨变。字里乾坤随指顾,心中情丝寄新版。青春消退何所惧,大道无私天地宽。”这首自创诗最能体现我的心情。发展与改革是《德阳日报》不停的步伐:发展,抓住大环境谋道,凝心聚
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巨大变迁。
9月1日,《德阳日报》创刊三十周年,从一张黑白报纸到拥有三大纸媒、两大新媒体、一家独立广告公司。三十年,《德阳日报》走过辉煌,见证德阳,共同成长。当天,市领导以及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德阳经开区、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省级媒体驻德阳记者站负责人代表,历届德阳日报社总编辑和离退休老同志及名编辑、名记者代表,曾在报社工作过的嘉宾代表,优秀通讯员代表等六十余人欢聚一堂,围桌而坐,围绕《德阳日报》昨天、今天、明天,共叙友情、各抒己见,建言献策、畅所欲言,以下摘录座谈会上部分嘉宾发言。
文/本报记者 叶书英 整理
图/本报记者 程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许江韵)11月7日下午,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社会扶贫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西促会”)帮扶中江县医疗卫生单位医疗设备交付仪式在中江举行。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四川省委主委王正荣,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