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季虹
〔数说成就〕:
97件 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法院、检察院13个工作报告,开展29项专题调研,检查2部法律实施情况,对12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办理代表批评建议意见97件,配合全国人大、省人大开展立法调研、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6次。
23次 市政协围绕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议政协商23次,组织调研10次,委员视察13次,撰写建议案22篇,提交调研视察报告23篇,征集提案259件,编发社情民意信息172篇。
69.2% 截至2013年11月,全市6700个“两新”组织中有4636个单独或联合建立了党组织,覆盖率达69.2%。
119项 9月德阳市向社会公布决定取消、调整一批共119项行政审批项目,适当下移行政执法重心,减少行政执法层次,方便老百姓。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要素。其中,政治文明从制度上保障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变革与发展,政治文明更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彰显着城市的素质和内涵,并从中折射出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群众的精神追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德阳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全力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老百姓。
依法履职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 工业化 城市发展
以“让空气更清新、让生命更健康”为主题的“环保世纪行”活动,是今年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的亮点之一。视察期间,市人大配合省人大组织省级以上主流新闻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德阳市污水处理、空气监测及广汉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成效;组织代表视察德阳市旌湖水环境治理工作情况,督促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项目攻坚推进、政府工作评议,视察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为发展城镇医疗保险事业出谋划策……2013年,市人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了一系列视察和监督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大代表们不遗余力为德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出谋划策。视察旌阳区、中江县实施“一三五八”发展战略情况,推动两地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情况报告,推动华强沟水库、八角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加快建设;为推动旌东新区、亭江新区和德阳国家高新区(保税区)加快建设,建议市政府细化新区规划建设管理方案,建立融资平台破解融资难题。
围绕改善民生,人大代表积极视察德阳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督促政府强化公共保障和民生建设;视察公安车辆管理工作,推进车辆管理上水平;视察民政救助管理工作,督促市政府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保障和退出机制,充实基层救助力量,打造社会救助“阳光工程”。
建言献策推动社会进步和谐
关键词:民生工程 社会保障 生态文明
加强石刻公园公厕管理、进一步规范药店经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调整红绿灯、解决廉租房住户有关问题……这是2013年政协委员们关注民生提出的一条条建议。
今年以来,市政协在大势中明晰思路,在全局中找准定位,在履职中助推发展,把德阳发展定位作为政协工作服务方位,着眼大局谋事,围绕中心干事,在服务科学发展中成事。
委员们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就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搭建转型升级载体等提案。
委员们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就新型城镇化、“1+5+X”全域城镇体系建设、城市新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提出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就业体系、管理与民生改善机制等提案。
委员们高度关注社会事业发展,就实施“全域开放”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促进文艺企业发展、构建文化+旅游新模式等提案。
委员们建言基础设施建设,就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环保、生态等方面,提出解决农村面源污染、提高环保意识、道路绿化建设等提案。
这些提案涉及扩大就业、教育均衡、社会保障、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有力地助推了德阳市民生工程加快建设。
锤炼队伍夯实执政之基
关键词:培养 选拔 管理 监督
今年,什邡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首次引入候选人任职资格考试,考试对象扩大到所有的书记和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将党的基本知识、三农政策、“三资”管理、社会管理创新等基层工作必备的业务知识作为考试内容。方亭街道白果社区党支部书记沈绪鸿感慨道:“这种公开选拔方式很科学,给更多人提供了公平竞选的机会。”
围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主题,德阳市抓住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环节,抓好培养、选拔、管理、监督等重点工作,建设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
以改革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三化”为目标,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全面实施10个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项目试点。市委组织部拟定《关于面向全社会公开遴选优秀人才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意见》,明确用5年时间分级分期培养优秀年轻干部2600名。
以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为重点,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动摇,不断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了抓好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德阳市在罗江县106个村、21个社区开展试点。在此基础上,10月初德阳市全面启动全市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工作,创新开展任职资格考试、探索建立“末位淘汰”机制、实施“人才回引工程”,注重从村(社区)后备干部、返乡创业优秀人才、农村致富能手、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干部、“两新”组织中的优秀党员中选拔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努力建设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基层党组织。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新年上班第一天,市委书记李向志来到石垭子村—— 慰问困难群众祝福温暖民心
1月2日,市委书记李向志一行在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亲切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莫定才一家。本报记者程果摄本报讯(记者孔季虹)1月2日是新年上班第一天。市委书记李向志来到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走访慰问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