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
困难农民再展笑颜
广汉市南兴镇双龙村8组村民严青友身患尿毒症,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还因此诱发了心脏病,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共花费医药费13万余元,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外债3万余元。
双龙村“三委”在得知他的实际情况后,经过讨论立即将严青友的问题呈报到了南兴镇“走建惠”办公室,希望能将他纳入医疗救助的范围内。南兴镇迅速作出反应,并由分管镇领导亲自到村入户了解情况,核实后,立即与广汉市民政局联系,通过程序将其纳入了医疗救助范围。如今,严青友已拿到了4000元救助资金,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让笼罩在这个困难家庭的阴霾逐渐散去,严青友脸上展现出久违的笑颜。
扩宽道口便民通行
“走建惠”主题活动开展后,什邡市元石镇箭台村接到群众反映新村入口与北京大道接口处道口狭窄,小区内近2000名群众出行很不方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随着箭台新村乡村休闲游的发展,来此游玩的游客日趋增多,在该处扩宽道口和增设信号灯显得尤为紧迫。
掌握该情况后,该村立即建立民生台账并及时议账上报元石镇“走建惠”办公室,经该镇分管领导与什邡市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多次协调,决定将新村入口处扩宽为40米道口,增设信号灯并在村部道口和该村3组道口增设交通标示牌。通过各级的共同努力,该工程已于6月27日竣工并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困扰群众和游客的交通安全问题,同时也为箭台村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打下坚实基础。
贺婆婆的心暖了
在“走建惠”主题活动中,绵竹市什地镇合结村村组干部坚持群众无小事的原则,将解决问题的第一现场搬到群众家门口,更加贴近群众,使得很多村民反映的问题能够在家门口就得到解决。
该村2组村民贺德会今年70多岁,老公和大儿子已去世,女儿嫁到了外省,家中只有一个智障的二儿子与她相依为命。由于年老多病,需要长期看病吃药,还要供养二儿子,加之又无生活来源,其生活极度贫困。贺婆婆把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反映给了村民小组组长,在第二天的例行议事会上,该村“两委”就将其纳入台账,并立刻联系什地镇民政办,帮助贺婆婆申请民政救助,在一周内就将领到的救济款送到了贺婆婆手上,贺婆婆激动得连声感叹党和政府的政策好。
情暖车祸受害家庭
旌阳区天元镇花景村5组村民谢明清在妻子几年前离家出走后,与16岁的女儿相依为命。然而,在2012年底一场车祸中,谢明清的女儿身受重伤,让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再次雪上加霜。
该村干部在下村走访时,发现孩子还躺在床上不能下地走路,而车祸事故肇事方还没有进行赔偿,在安慰谢明清的同时,当即表示“肇事方那边让村委会来协调,一定在最快时间帮你解决。”随后,村委会立即为谢明清申请了法律援助,通过法律援助和村委会多次协调,除去医药费,肇事方共赔偿谢明清4万元,谢明清父女十分感激。
本报记者 曾征
?
声音
田明阔(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党支部书记):“走建惠”活动开展以来,我村把活动开展得好不好、工作干得实不实、发展变化快不快的唯一标准定为乡亲们满意不满意。村两委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对反映的问题按“三本台账”要求实行分类建账。对台账中反映的困难群众和稳定问题,实行定人、定时、定责及时做好化解;对涉及交通、水利、产业发展、新村聚居、乡村旅游等重大的民生问题,两委认真分析和研究,做好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
滕发贵(罗江县御营镇村民):“现在的干部离我们老百姓是越来越近了,镇上的书记、镇长都亲自来问我们对种植藤椒的意见。”以前万寿村长期产业发展无起色,镇政府牵头组织村组代表到三台考察,并组织召开院落会听取村民意见,现已落实发展500亩藤椒,预计产值将达到600万元。
蔡显勇(什邡市工商局“走建惠”办公室主任):什邡市工商局在“走建惠”活动中,努力向服务型工商转变,积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招工难、融资难、信息闭塞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在工作中为了更好地扶植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小微企业脱困,我们主动深入到企业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共同分析造成的原因,并迅速给企业开出了“药方”,这一工作法被称为“对症开方法”。
林霞树(绵竹市孝德镇党委书记):要求机关干部、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通过广播、村民代表大会、村(社区)公示栏等形式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设立了民情信息收集箱,确定了镇、村(社区)民情信息员,形成了镇各办站、村(社区)两委、监委会协同作战,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罗升元(广汉市南兴镇欢喜村党支部书记):坚持“迈开腿、进百家门,张开嘴、问群众事;出实招,解百家忧,求实效、赢群众心”,将“走建惠”主题活动与“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在全村营造起浓厚的活动氛围,广泛调动党员干部、基层群众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扎实有效地推进“走建惠”主题活动。
王辉(旌阳区天元镇花景村党支部书记):通过“走建惠”活动的开展,让花景村的干部们受益匪浅,感受颇深。这次主题活动让我们了解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只是一个口号,更应该落到实处,只要带着感情深入基层,密切党同群众的关系,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本报记者 杜晓鹏
?
对话
习惯与群众“面对面” 才能与群众“心连心”
——访绵竹市什地镇党委书记甘德福
本报记者 陈晓霞
今年4月以来,德阳市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主题活动。绵竹市什地镇作为一个基层乡镇,在开展“走建惠”活动中,如何知民情,解民忧,促和谐,推动该镇科学发展?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什地镇党委书记甘德福。
话题一:“五访五问”知民情
记者:作为乡镇干部,对群众的需求和疾苦如何做到心中有数?
甘德福:全镇机关干部人手一本民情日记本,每周进村入户、进车间到班组不少于三次,同时,整合镇村干部和102名基层民情信息收集员,定期进村入户,访弱势群众问民生疾苦;访示范大户问发展计策;访企业老总问服务需求;访党员干部问组织建设;访代表委员问社情民意,以“五访五问”的形式构建起全方位、全覆盖的民意直达网络,并落实专人分类梳理,建好民生、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台账”。
话题点击:
今年大春用水的关键时期,联系合结村的驻村干部通过走访,了解到合结村地处红沿渠的尾水地段,村民的生产用水问题非常严重,特别是三、四两个村民小组急需打井用水。通过村上“三委一组”议账会议,将其纳入民生台账着手解决,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每户自行筹资,在短短一周内就完成了集资,5月18日该村两口井投入使用,解决了近300亩大春用水的迫切问题。
话题二:“五会两制”解民忧
记者:面对群众的需求和疾苦,如何为群众排忧解难?
甘德福:为确保台账中反映的问题及时办理,我们坚持实施“五会两制”。每周一在各村(社区)召开“三委一组”专题议账会,由村(社区)两委、监委会及驻村(社区)工作组对上周收集的问题核查、研判,能及时解决的即收即办,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不能由村一级解决的,逐级上报;每周五在镇机关召开“三本台账”工作推进会,由村(社区)干部汇报处理台账工作中需镇上协调解决的事项,共同商议解决方案,制定工作计划;每10天召开一次党委(扩大)会议,对台账中所涉重大事项专题研究,限期办结;每月末召开由全镇机关干部、驻镇单位负责人、村(社区)五职干部参加的“三本台账”工作交流会,通过“发点球”的方式,随机抽选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汇报本村(社区)一月来台账工作,交流经验,提炼方法;每月末各村(社区)邀请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参加公开晒账会,广泛了解反馈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另外,我们还建立了镇纪委定期查账和镇主要领导不定期调账两种督查督办制度,将结果作为年终目标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话题点击:
今年“7·9”特大洪灾中,该镇逐户走访镇域内1453户困难台账户及鳏、寡、孤、独、残等弱势群体并给予及时帮扶,期间全镇无一人员伤亡,无一例治安稳定事件发生。截至目前,该镇共建账2001件,其中民生台账92件,办结92件,办结率100%;困难群众台账 1870件,办结1870 件,办结率100%;稳定台账39件,办结37件,办结率94.9%。
话题三:“三联三助”惠民生
记者:在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时,如何做到既解决当前问题又利于今后发展?
甘德福:以“惠民生、圆梦想”为目的,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分类建账化解民困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三联三助”工作法,一是联系村(社区)助民生改善。与“挂包帮”活动相结合,借力市级部门联系指导,实行镇领导挂村、机关中层干部包组、一般干部帮户的四级联动帮扶机制,从群众最盼处做起,从群众最怨处改起,从群众最急处抓起,妥善处理好事关民生民利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联系带头人助经济发展。镇机关各办、所、中心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定向联系镇域内龙头骨干企业及具有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农村专合社等致富带头人,针对企业、专合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予以协调解决,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三是联系特殊群体助和谐稳定。对镇内涉校、涉军、乡村医生、民办教师等特殊群体实行“一对一”或者“多对一”联系帮扶,通过面对面的贴心服务,搭建沟通桥梁,切实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全镇大局和谐稳定。
话题点击:
绵竹市推广粮经复合模式,该镇农业中心主动对接联系双瓦村绿鑫蔬菜种植专合社,除给予该专合社业务培训、市场行情分析等智力支持外,还与合作社一道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引导当地农户自愿集中连片流转1200余亩土地用于专合社发展,目前已种植黄瓜、茄子、西芹、儿菜等蔬菜品种。
新闻推荐
27日,暖冬行动送文化到基层慰问演出在中江县富兴镇富强村新村聚居点欢乐举行。民乐、独唱、舞蹈、小品……丰富多彩的演出,生动地传递了每一个演职人员“文化惠民、文化为民”的心声。本报记者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