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耕时节,蜀中农民又开始一年的劳作,各地有关部门也行动起来送农资送技术到田间地头。春耕服务年年送,农民是否满意?政府送的服务,能否真正送到农民心坎上?各地在具体操作中,有没有好的做法和经验?本报记者选取宜宾、德阳、广元三地农村,走向田间地头展开调查,倾听农民的心里话。
——编者
观点
谁来种田?怎样种田?
□本报记者 张彧希
缺人、缺技术,成为此次田间小调查结果中最为显著的共性特征。
在田间随机“抓人”,苍溪、翠屏、中江参与调查的农民样本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分别占到100%、70%和50%。再从种田意愿上看,中江县参与调查的20位农民有8人明确表示不愿再种田,其余12人继续种田也属“无奈”,翠屏区被调查的26人全部表示不愿继续种田。“种庄稼的65岁以下的都算是年轻人了”,此语背后,“谁来种田”、“谁来种粮”的尴尬仍亟待破解。一方面人工费用、农资价格上涨,而粮价持续偏低,另一方面,进城打工的诱惑不减,“市场之手”的引导下,这笔账农民算得很清。
缺人,不仅关系到“谁来种田”,还牵出“怎样种田”的命题。在种田手段上,中江县参与调查的农民80%还依赖人工的传统耕作方式,翠屏区则是以人力为主的半机械化;在学习种田技术上,苍溪、中江有70%的调查对象完全靠政府派人到田间指导,而翠屏区的这一比例高达100%。
在农业生产日益寻求机械化、科技化的今天,农村留守老人由于自身素质、学习能力、思想意识的欠缺,无法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调查折射出的是对种田能人“回归”土地的呼唤。
成都的思路也许值得借鉴。去年,成都市下发《关于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试行意见》,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一种类型,成都将培育万名农业职业经理人。兼顾种植、管理、营销——这种农业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成都新农民的“模版”。
同时,规模化程度不高,也是此次调查集中反映的问题。在中江、苍溪的20人调查中,种田3亩以下的有14人;翠屏区情况稍好,普通耕作面积在8—12亩;在种田方式上,中江县和翠屏区100%选择了单枪匹马,苍溪县的农业合作社也才刚刚兴起。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导向,直指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但从三地的调查结果来看,依然任重道远。
改善基础设施、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降低农资价格等,也是此次小调查反馈的农民心声。
访谈
政府应多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
□本报记者 张彧希
农民最盼什么?政府如何补缺?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曾必荣。
记者:农民的期盼集中于农资价格、机械化推广、政府政策指导等方面,农民为何有这些期盼,这反映了农业生产中的哪些问题?
曾必荣:农民的期盼集中于这些问题,应该是反映了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现实难题。首先,农资价格不能过高,政府应控制,因粮油价格涨价有限,农资价格过高了,农民就赚不到钱。其次,农机推广在山丘区较难,主要是因为道路不通,政府应修好农机道路,并推广农机专合组织提供农机服务。最后,在政策指导上,政府主要是提供政策层面的服务,控制农资价格、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并实行最低价格保护,提高保险赔付。农技部门提供新品种的信息服务和优质高产的技术服务,特别是病虫害的预防技术服务。
记者:下一步,应该如何对接农民需求?
曾必荣:下一步我们应大力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主动提供农产品的市场供求信息,提供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和适应劳动力少(弱)的轻简栽培技术,大力发展农机专合组织,提供耕、种、管和收的全程机械化服务,提供病虫害预防预测和综合防治技术。农技人员应到户到田指导服务,满足农民群众科学种田的技术需求。
现场
一场小雨湿地皮田间农民忙不停
本报讯 (肖开丰 记者 刘云云文/图)春雨贵如油,4月1日,中江农民眼巴巴盼来了一场雨,虽雨量小到仅仅打湿了地表,但农民们已经等不及了。4月2日,中江县辑庆镇赶场的日子,镇农资站挤满了前来购买种子和农药的农民,“邱主任,啥时到我们村去讲一下旱育秧?”
辑庆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邱详荣正忙着给农户们讲如何育秧和用药。从去年10月到现在,中江县降雨严重偏少,4月1日晚上到2日白天的降水并没有形成有效降水。但眼看大春备耕在即,水稻和玉米的育秧育苗不能耽搁,辑庆镇农资站也告别了前段时间的冷清,一个上午就卖出了几百斤种子,三个工作人员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我今天下午和明天要连跑好几个村子去教村民咋个整好旱育秧。”邱详荣边给农民搬农资边说道,“采用旱育秧的办法,1亩地所需秧苗仅需3厘育秧田,50天可移栽。辑庆镇23个村子,现在90%的田都采用旱育秧的方式,虽然我们推行了几年,但还有些村民不会弄。”
吃完午饭后,邱详荣就要下乡,最远的村子离镇上40公里,骑摩托也要1个小时,“时间有点紧,各村都开始打电话了,最忙的时候到了。”
抗旱保春耕,辑庆镇的做法也是中江全县的缩影。从3月开始,中江就组织了各个乡镇的农技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特别是对抗旱条件下要使用的新技术——除了旱育秧外,玉米增密覆膜、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玉米机械化直播覆膜等轻简高效的栽培技术,都进行了讲解培训。
调查
一个乡一个农技员 农忙来了搞不赢
□肖开丰 本报记者 刘云云
丘区大县中江,遇到了冬春连旱,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全县降雨量较同期偏少71.2毫米,较常年偏少42.5毫米。“今年油菜花花都开得少了稀了。”说起小春作物受影响,62岁的南山镇三塘村村民唐信聪认为“靠天吃饭”不可靠了。
4月2日,本报记者与中江县农业局的农业科技人员一道,走到了南山镇、辑庆镇的田间地块,在干旱的条件下大春备耕,农民最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三塘村一块200亩的连片耕地正在创建粮油高产示范片,今年刚修好了4个蓄水池,处在人民渠的尾段。“前面的人用多了,我们这里水就少了。”唐信聪说小春作物浇过2次,“再不下点及时雨,大春备耕恼火得很。”“往年都开始玉米育苗了,照理说4月初就该种玉米了。”辑庆镇文堂湾村村民陈德金种了17亩地,今年咋个种,还不知道。南山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忠一到田边,几个正在远处干活的村民就围了过来。“玉米的春播性较强,要尽量在小麦收之前播下。”陈忠建议大家种玉米采取育苗移栽的方法,“等苗子长出了两片叶子后进行移栽,这样更长得壮、长得快。”
为了不耽误春耕,中江县已采购了100多吨薄膜发到各个乡镇,免费发放给农户进行“待雨覆膜”的准备。“一旦下了雨就马上铺地膜,对玉米进行盘育乳苗。”中江县农技站农技师黄科程给农民讲起了育苗注意事项。
这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有问题要问,农技人员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南山镇有9个村子,田土加起来有17000多亩,“这段时间我是起早摸黑,简直搞不赢。”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有6个人,但农技这块只有陈忠一个人在跑。
与陈忠一样,辑庆镇23个村子也让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邱详荣像赶场一样。一个人从早到晚,转场到各村去指导农民旱育秧。
还有一个问题也让农技人员“头疼”。留在村里种地的人最年轻的也近50岁,大部分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对他们来说,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要慢一些,所以每年这个时候都要一个村一个村地去讲。”邱详荣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积极推广运用新技术的同时,基层农技力量的短缺值得关注,一个乡镇只配备一个专业农技人员,往往捉襟见肘。而只有30%的农民是自己主动去学习种田技术,另外70%要靠政府派人去指导,每当农忙时,基层农技员们的辛苦可想而知。
现场
天干人少“我们需要省水省力的科技”
本报讯 (杨云波 记者 钟晓晴)“老雷啊,苗子已下根了,如果今晚下雨,你这块田就可以蓄水淹苗了。”3月31日,星期天,宜宾市翠屏区农牧局农技站站长伍燕翔和总农艺师刘灏没有休息,他们来到宋家乡洋坪村,在这里有他们在全区首次示范栽种的两亩半直播稻。
说起直播稻,洋坪村村民雷崇云滔滔不绝,因为其中有一亩半都是他的。雷崇云和老伴是出了名的勤快人。两个人,种12亩田,还要耕作几亩地。
对于已58岁的雷崇云来说,天干地旱、田土多人力少的实际情况让他迫切需要省时省力又节水的种田技术。雷崇云对科技的诉求代表着洋坪村人共同的想法。洋坪村共有1300余人,其中400多壮劳力外出打工或经商,留在村里的以老人和儿童居多,就连年轻的妇女在村里都很少见。“省水、省劳动力是直播稻技术最大的两个特点。”伍燕翔和刘灏介绍,传统的育秧、移栽种田模式,一般会在3月5日前后进行播种育秧,经过30天的苗床管理期后,再移栽到翻好的水田里。雷崇云用手指比划了“1”和“2”来形容传统的栽种模式,“移栽的时候,田里至少需要1寸深的水;从育秧到栽插完成,每亩至少需要两个工。”
缺水少人的情况下,节约一担水、减少半个工对于雷崇云这样的庄稼人而言就算是“高科技”了。而眼前的这两亩半直播稻,是在3月25日播种的。现在的花花水田里,已经像针一样的嫩苗已成批出土。“前后一个星期,用了不到半个工。”雷崇云好些欣喜。
调查
“最希望粮食能卖个好价钱!”
□本报记者 钟晓晴
“以目前的收成和收入情况看,您还会不会继续种田?”“不会!”3月31日,记者走进宜宾翠屏区宋家乡洋坪村随机调查采访,同样的问题,26次问到不同的农民,答案出奇的一致。
按照“西菜、东果、南粮、北茶”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翠屏区宋家乡洋坪村处于该区粮食主产区内,同时也是粮食生产大村。
“现在啥子都涨价了,人工费也涨了,就是粮价不涨,种粮食不亏很难。”今年38岁的曾小兵是洋坪村少有的几个青壮年男子之一。他之所以留在家里种田,主要是为了照顾12岁的儿子。“如果出去打工,少说一个月也能拿个三四千,在家种田一年辛苦下来可能也没这么多。”为了孩子,曾小兵权衡后选择留在村里。
今年50岁的梁增莲之前一直在深圳打工,小有积蓄。去年底回乡后就没再出门,她留下的原因是为了照顾老人。“老人有病,行动又不方便,没人照看确实不行。”虽然留了下来,但是梁增莲总爱将打工与种田做个比较,“以前八小时工作,月收入3000元左右,老板还买保险;现在,天亮就出门,天黑还在地里,一个月只看见出,没看见进。”人生半百,梁增莲突然发现曾经种过的田现在种起来是那么的困难。
张正富是洋坪村的村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全村1300余人,400余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人员中,光60岁以上的人口就有300多人。“我们村6个村民小组,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实在太少,我们想选个年轻点的组长都很困难。”张正富之所以谈及人口年龄问题,主要因为当地的农业受地形条件限制,只能采用小型机械耕种,而人力还是主要耕作方式。“科技自然可以帮助我们种田,但人工费过高,粮食价格低,让种粮食的账总是算不过来。”张正富说。
张正富的说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今年58岁的雷崇云告诉记者,连续几年来,翠屏区农牧局的农技人员年年都要进村到户教授新科技、新方法,并会带来新良种,粮食亩产较以前平均高了一两百斤,但是人工费都涨、粮价偏低,种粮的总体收入还是在降低。
在科技持续不断深入田间的时候,种粮百姓依然感到窘迫、困难。当记者问及“为了种好田,你希望政府为你提供哪些帮助和服务?”这一问题时,很多受访群众会答非所问地说,“最希望粮食能卖个好价钱!”
现场
争着搞机插秧,边撵边喊:“明年别忘记喊我哈!”
本报讯(莫东鸣 记者 徐凯)3月31日,在苍溪县白桥镇龙门村二组,十多个农民正在进行机插秧秧母田的平整。
三组的文建成说:“我已经52岁了,家里有5亩田,儿子媳妇在外打工,老伴没法下地,只好我一个人耕种。像我们这种留守老人在家种地,机械化帮了大忙。今年县上的办法更好,我们组的水稻从耕、种、收全部承包给农机手何元富。”“你们只需要把田整平,上面要铺腐殖土,鸡粪都不行,因为里面有添加剂,长出的秧苗不好。只要把机插秧的软盘育好了,就成功了90%。”挽起袖子和裤腿的何元富一边指导一边说。
此时,64岁的何友全跑过来说:“怎么这次机插秧没有叫我参加呢?我以前用的是抛秧,你们是不是有什么‘B门儿’哟?”正在指导机插秧育秧技术的苍溪县农机局科教安全股股长李晋说:“我们县今年推广机插秧订单农业,你没有报名,只好等明年了。”何友全愤愤不平:“我也有耕整机,凭什么培训机插秧技术时不叫我?”
“搞不赢了,我还承包了柏林和解岭两个村共500亩机插秧呢。”何元富说,“因为机插秧、田管到收割,都是要收费的,你此前没有报名,只好等明年了。”
离开时,何友全骑着摩托车把县农机局的干部撵了很长一段路,边撵还边喊着:“明年别忘记喊我哈,我一定要搞机插秧!”
调查
“希望培育一批农机大户”
□莫东鸣 本报记者 徐凯
“我们现在都是60多岁年龄的人了,如果下地干一天下来,就是腰酸背疼,第二天还不好恢复体力。如果有农机大户来承包从耕、种、收一条龙,双方都划算。”3月31日,记者在苍溪县白桥镇龙门村的10户农户中调查时,95%的都有这种想法。
记者了解到,该村有500多个劳动力,80%的中青年人都外出打工了。在家种地的全是50到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他们还要承担做家务和带孙子等活。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兴起,当地农民认为以农机大户来一条龙承包是两全其美的事。
龙门村一组的何友金以种一亩水稻算了对比账:“自己请人用牛耕地要花200元+育秧50元+请人栽秧100元+请人收割200元=550元/亩。而我承包给农机大户何元富,每亩田的费用除谷种自己买外,机耕地150元+育秧和机插秧苗到大田移栽的田间管理70元+机收130元=350元/亩。这样算下来,我也节约了钱,何元富也赚钱。所以我们今年一、二队的田都包给了他。”
“何元富家买了旋耕机、插秧机和收割机,‘家伙齐全\’。如果有一批像他一样的农机大户来一条龙服务,我们种田也不会愁了。”村民张光志说。“苍溪县有27万劳动力在外务工,现在,种庄稼的65岁以下的都算是年轻人了。大量土地因劳动力外出务工而荒芜,只能靠农业机械,我们这几天就在东青、云峰、白桥几个乡镇给农机手和农民传授有关机育秧和机插秧的技术呢。”县农机局机关党委书记兼农机安全管理的李健说。
通过宣传、示范引领,该县已有农业机具近10万台(套)。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45%,今年可达到48%以上。同时,他们根据山区实际,建立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订单服务。今年两类服务组织已经与农户签订大春订单,作业面积达21万多亩,其中水稻耕、种、收全程作业订单达3万余亩。据调查,截至3月30日,该县规划2万亩机插秧的育秧田、营养土已经准备完毕,播种达15%。在油菜生产方面,今年试验推广油菜收割机25台(套),播种机35台(套),计划收割、播种作业面积11万亩,使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45%以上。
新闻推荐
德阳将用1年时间改造52所村小连接路段——□本报记者冉倩婷文/图在中江县双龙镇凉水村小学,一条崭新的水泥路直达校门,临水塘路段还架起一排金属栏杆。当地村民高兴地说,再也不担心孩子们上学走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