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了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弘扬家庭美德,坚守职业道德,深化绵阳文明城市建设,从今天起,本报携手绵阳市妇联,推出“爱岗位爱家庭——文明城市建设我参与我贡献”专栏,以飨读者。
“多亏了妇女小额贷款,才使我村妇女创业致富不差钱。”这是3月1日,平武县南坝镇水观乡大沟村妇女何菊建告诉记者的。据了解,在妇女创业小额贷款支持下,何菊建带领村里的留守妇女养鸡、猪、牛奔富路。
何菊建今年43岁,是大沟村村主任,她的丈夫在外打工,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当村官,儿子在绵阳读高中,日子过得很安稳。“5·12”大地震前,何菊建就带领本村妇女开拓庭院产业:养黄牛、生猪、山羊、土鸡等。
2011年年底,何菊建养了70头牛,卖到德阳市中江县,收益很好。于是,何菊建决定在村里大办养牛场,就和村里的另外两个妇女合伙,四处筹资建成了占地1亩多、圈舍面积700平米,具有消毒池、储藏室、化粪池等设施的三友养殖场,预计年出栏黄牛200余头。但此时的何菊建已负债累累,无钱购买肉牛。
困难时刻,平武妇联伸援手。2012年8月17日,何菊建获得了妇女创业小额贷款。很快,126头小黄牛运了回来。何菊建给每头牛的耳朵上都挂了一个黄色小标签,随时监测小牛的发育和病情。何菊建还购买大量养牛书籍,认真学习钻研,严防小牛患病。
就这样,到2013年1月中旬,何菊建饲养的牛,最重的已达700多斤。何菊建以26元一斤的价格,卖了10多头肥牛,获利2万余元。何菊建说:“预计今年4月初,将有100多头黄牛出栏,现在一头黄牛一般都能卖7000多元。”
何菊建说:“我村有500多口人,外出打工的青壮年男子有100多人,多数妇女、儿童、老人留守在家,做养殖业轻松一点。山里青草又多又鲜嫩,开车进山割一车草,可以喂牛吃三天,不用担心养牲口没饲料。”
于是,何菊建积极带领本村妇女开拓庭院产业,给来三友养殖场学习技术的群众免费培训。大沟村妇女王开蓉就是在何菊建的鼓励和技术帮扶下,创办了养殖场。如今,王开蓉家养了几头黄牛、20多头猪、100多只鸡,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在何菊建的带动下,大沟村有生猪养殖户35户,年出栏2000余头猪;林下养鸡户3户,年出栏近1000只鸡。
何菊建说,现在交通便利,老板直接进山买猪买牛,“感谢妇女小额贷款好政策,帮我们解决了资金困难,大沟村村民日子会越过越好!2012年,大沟村人均收入达5400元,比前年增收600元呢。”
据悉,截至2012年底,绵阳市共向8299名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4.5亿元,帮扶和带动了26499名妇女创业、就业。去年,市妇联等相关单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了4.5亿元的小额贷款资金落实到符合政策又切实需要发展的妇女身上,有效地扩大了妇女创业就业渠道。 (张静本报记者田明霞)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谢艳夏日,漫步在西平镇,透着历史气息青石板街道和清代古建筑,让人身心沉静;而在古镇的外围,宽阔的水泥路面,整齐划一的街道,繁荣的商贸……群山环抱中的这座历史文化古镇,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