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展年内合作推进项目462个 完成投资约809亿元 制图杨仕成
11月27日,四川省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开工项目达1730个,总投资约8175亿元。其中,轨道交通资阳线最为引人注目。这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促进成资同城化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工作进展的缩影。
轨道交通资阳线起于天府国际机场南侧的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福田站,止于成渝客专资阳北站,共设车站7座,预计2024年底建成通车。
来自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数据显示,目前都市圈动车日开行对数达到99.5对,日均客流量达到3.8万余人次。四市2000余家企业与700余项高校科技成果实现精准对接,420项成果已实现转化。
轨道上的都市圈
加快成形
构建“3绕17射”高速公路网络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致力于发挥交通同城化的先导和支撑作用,织密网络、优化方式、畅通机制、加快构建都市圈公路和轨道交通网。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现阶段,利用既有国铁线路深入推进动车公交化运营,目前都市圈动车日开行对数达到99.5对是公交化运营前的2.8倍(在2018年9月29日签署动车公交化运营协议之前36对),日均客流量达到3.8万余人次,是公交化运营前的3.5倍(之前1.1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全力打造“两环三射”轨道交通骨架,市域铁路成德S11线、成眉S5线、成资S3线和成都外环铁路签署共建共管协议,其中成资S3线可研获批并完成项目公司组建、计划年内开工建设。畅通都市圈路网,构建“3绕17射”高速公路网络,全力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成资大道等快速路建设,开工建设蒲丹路、货运大道等12个“断头路”项目。开行跨市域公交及地铁城际摆渡车线路9条,日均客流量达1.6万余人次。
跨区域产业生态圈
加快建设
发布5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以“三区三带”产业协作带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协作共兴,成德眉资四市联合编制产业协作带规划和方案,推动“一带一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年内合作推进项目462个,完成投资约809亿元。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作,组建以成都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商贸产业生态圈联盟,积极推动构建以德阳为中心的重型装备制造产业生态圈、以资阳为中心的口腔医疗服务及口腔装备产业生态圈。
共建金融统一开放市场,上交所、深交所西部基地加快筹建,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分支机构全覆盖德眉资3市,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60亿元。共推乡村振兴,发布5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构建都市圈“米袋子”“菜篮子”高质量供应体系,开展4万吨商品粮储备、20万头生猪保供合作,15万亩直采直销基地建设,都市圈口粮、肉类、蔬菜、水果等主要食品实现自给自足。
协同创新体系
加快布局
420项成果已实现转化
成德眉资四市共同打造创新策源地,聚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面推进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建设,集中布局建设成都超算中心等一批支撑性功能性项目。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率先建成“成都-资阳协同创新中心”。促进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出台技术交易资助管理办法,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都市圈全域,支持区域内校院企业进行技术成果交易,促进4市2000余家企业与700余项高校科技成果实现精准对接,420项成果已实现转化。
对外开放能级
协同提升
都市圈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300亿元
通过发挥成都对外开放平台、开放政策、外向型产业优势,四市共享国际铁路港平台功能,共建中欧班列、“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德阳和眉山基地,常态化合作开行南向班列及中欧班列,推动都市圈汽车、笔记本电脑、重型机械等商品出口运输,截至9月底,南向班列共发运德阳、眉山、资阳货物1155车,货值2280万美元。推动开放政策共用,成都自贸试验区“一单制”改革成果面向4市协同改革先行区复制推广。今年前三季度都市圈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300亿元,同比逆势增长25.3%。
惠民服务
便利共享
都市圈内居民就医“一码通”
以均衡普惠、整体提升为导向,四市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同城化发展。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德眉资100余所学校与成都学校结对共建,四川大学眉山校区、电子科大成都学院什邡校区加快建设。延伸共享优质医疗服务,建立完善区域间临床用血紧急调配机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皮肤、呼吸、心血管、神经内科等专科联盟正式组建,实现都市圈内居民就医“一码通”,200余家医疗机构发放电子居民健康码200余万张,服务1000余万人次持码就诊。
深化人社医保养老协作,建立就业服务、养老保险认证、流动人口档案办理、社保卡办理和信息化系统“4+1”协作体系;成都养老服务性床位150元/人·月的补贴政策延伸至其他3市;制定同城化医保办事指南,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医疗机构增至17117家,毗邻地区覆盖率达到100%。
生态本底
不断筑牢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完成增绿增景11万亩
强化生态环境共建、协同共治、源头管控,在同城化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提升,共建美丽宜居都市圈。协同加强水资源保障,完成龙泉山灌区管理处转隶,李家岩水库、张老引水等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共同构建绿色生态网络,开展“三线一单”联合编制工作,调整优化片区内213个管控单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完成增绿增景11万亩、旅游环线开工建设85公里。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制订区域大气污染防控科技攻关方案,协同开展岷江沱江生态环境治理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流域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新闻推荐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奎文/陈村铭图)11月5日,一年一度的“双选会”在川北医学院高坪校区进行,共有550家用人单位提供...
什邡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什邡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