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警察到企业进行调查。
◆整改行动◆
去年7月,全省首支县级环保警察中队在什邡成立。随着机制的创新,曾经的环境犯罪调查难、取证难、执法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打击当地环境违法案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今年7月,什邡已查处重大环境违法案16起。
震慑:一年查处重大案件16起
什邡经济以传统化工产业为主,但多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企业数量多、分布散、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导致违法排污现象突出,环境监管和污染治理难度较大。
2016年7月,什邡公安、环保部门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在川内成立了首支县级环保警察中队。中队隶属于当地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配备正式编制6名,采用公安系统编制。主要负责侦办环保部门移送的适用行政拘留违法案件;负责侦办环保部门移送的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负责侦办涉嫌阻挠、妨碍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类案件等。
中队成立后,很快就成功侦破了当地一家电镀厂涉嫌非法排污案件。
由于这家涉嫌违法的电镀厂生产时间不定,环保警察与什邡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一起,整整一周日夜蹲守在厂外的田间地头。同年8月初的一天下午,电镀厂烟囱开始冒烟,执法人员冲进了企业。
“企业是非法从事汽车减震器连杆电镀生产,他们将含电镀液的冲洗废水直接排出,存在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中队民警曾庆勇说,整个案件的办理用了12个小时,因为快速确定污染源、锁定涉案人员,之后的采集水样、分析数据、制作笔录、移送交接都很顺利。次日3点,工厂3名责任人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这一年来,什邡环保警察共查处重大环境违法案件16起,其中涉嫌环境犯罪案件3起,刑事拘留相关责任人10名;查处适用行政拘留案件13起,行政拘留相关责任人19名,有力震慑了企业环境违法。
效果:让调查取证有了连贯性
今年42岁的曾庆勇在做环保警察前,是当地治安大队的一名民警。刚到环保警察中队上班,遇到了“问题”——环保相关知识匮乏。“自修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和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学习新业务……”自从中队成立后,曾庆勇就拿起了《新环保法》,恶补“水十条”“气十条”……
曾庆勇坦言,一年多里,最深的体会莫过于机制的创新。过去打击环境犯罪,都是环保部门处理完后,移交到公安部门处理。自从有了环保警察,一旦接到投诉举报或者发现环保违法行为后,环保警察前期就要主动介入,调查、取证、执法形成了连贯性,完成了事实链。
肖伟是什邡环保局环境监察执法大队的一名工作人员,对于曾庆勇等人的工作,他评价很高。他说,以往,环保执法人员因行政执法权限,常被企业拒之门外,遭遇调查难、取证难,执法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有了环保警察,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感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目前,根据环保警察中队成立后的实际情况,什邡又创新出“环保+公安+检察院”的联合办公协作的机制。检察机关的介入,对警察执法,环保取证等形成监督和指导,既规范执法行为,又减少取证过程中疏漏。
今年,环保警察中队正式升级为什邡市公安局环境犯罪侦查大队。曾庆勇等人深知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曾庆勇说,当前,百姓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对环境治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图本报记者张炜
新闻推荐
今年5月至6月,什邡同一辆城市公交车,先后发生两起乘客大额现金被盗案。经过侦查,什邡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民警抓获了4名犯罪嫌疑人,挽回经济损失1.51万元。5月25日,当地市民刘女士搭乘什邡6路公交车进...
什邡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什邡,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