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曾征) 什邡市湔氐镇是有名的全国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黄背木耳使该镇走上了特色农业之路,许多种植户因此而脱贫致富奔向小康。记者获悉,在“十二五”期间,该镇食用菌种植更是进入一个转折点,一条崭新的科技之路让该镇食用菌种植户尝到了更多的甜头。
据统计,2011年,湔氐镇食用菌种植规模9千万袋,2015年达到1亿3千5百万袋,净增4千多万袋;平均每户增收近1万元,这些数据的变化中,基质配方、PH值调节、低温控菌培养、出耳方式、水源净化、棚架改造、微喷技术、绿色防控措施等8项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是湔氐镇科技兴农的具体表现,也是最大的亮点。2014年,微喷技术的应用为该镇耳农亩节约人工40个近3000元,节水900吨,节电270度,综合亩增收效益4700多元。食用菌“绿色防控”措施的推广,尤其是频振式和内吸式杀虫灯的推广应用,在生产期间害虫由过去每立方米150头减少至20头左右,由过去喷药3次减少到1次,使用量更小,亩节约农药投入100元以上。
湔氐镇桐林村6组种植户刘期成就是应用新技术以来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尤其是应用了棚架改造、微喷等8项新技术后,他种植的黄背木耳既增收又增效,仅2014年就增收6万元,其中每袋增收1元。“不要小看这1元,如果不应用新技术,不知要走好多弯路。”尝到科技甜头的刘期成颇有感触,“这项技术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了这8项新技术,湔氐镇食用菌协会还与什邡市华润燃气公司、自贡东联锅炉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了天燃气燃烧装置,充分利用燃烧机和沁管式加热方法,取得初步成功。“这项技术可以在食用菌灭菌过程中真正实现对大气环境零排放。实现无人值守和看护,大大解决了人力资源矛盾,节约人工投入成本,并且解决了安全问题。”湔氐镇食用菌协会理事长张文平说。
本报讯(记者 曾征) 什邡市湔氐镇是有名的全国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黄背木耳使该镇走上了特色农业之路,许多种植户因此而脱贫致富奔向小康。记者获悉,在“十二五”期间,该镇食用菌种植更是进入一个转折点,一条崭新的科技之路让该镇食用菌种植户尝到了更多的甜头。
据统计,2011年,湔氐镇食用菌种植规模9千万袋,2015年达到1亿3千5百万袋,净增4千多万袋;平均每户增收近1万元,这些数据的变化中,基质配方、PH值调节、低温控菌培养、出耳方式、水源净化、棚架改造、微喷技术、绿色防控措施等8项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是湔氐镇科技兴农的具体表现,也是最大的亮点。2014年,微喷技术的应用为该镇耳农亩节约人工40个近3000元,节水900吨,节电270度,综合亩增收效益4700多元。食用菌“绿色防控”措施的推广,尤其是频振式和内吸式杀虫灯的推广应用,在生产期间害虫由过去每立方米150头减少至20头左右,由过去喷药3次减少到1次,使用量更小,亩节约农药投入100元以上。
湔氐镇桐林村6组种植户刘期成就是应用新技术以来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尤其是应用了棚架改造、微喷等8项新技术后,他种植的黄背木耳既增收又增效,仅2014年就增收6万元,其中每袋增收1元。“不要小看这1元,如果不应用新技术,不知要走好多弯路。”尝到科技甜头的刘期成颇有感触,“这项技术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了这8项新技术,湔氐镇食用菌协会还与什邡市华润燃气公司、自贡东联锅炉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了天燃气燃烧装置,充分利用燃烧机和沁管式加热方法,取得初步成功。“这项技术可以在食用菌灭菌过程中真正实现对大气环境零排放。实现无人值守和看护,大大解决了人力资源矛盾,节约人工投入成本,并且解决了安全问题。”湔氐镇食用菌协会理事长张文平说。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权绍培介绍,八角水库第二标段渠道工程于2016年4月29日开工建设,截至10月30日九峰山隧洞已掘进50余米,临时道路800余米,11月8日九峰山隧洞复工掘进,届时二标段工程建设将全面铺开。第三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