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镇红峡谷、蓥华镇钟鼎寺、冰川镇民宿旅游……
久居钢筋水泥森林,什邡打造的特色旅游景点和农家乐成了近年来都市人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由于农家乐大多地处山村,生活污水处理成了大问题。如何处理好农家乐产生的污水,什邡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
走访
污水直排 农家乐“变味”了
乡村游、郊外游、民俗游……每逢周末、节假日,什邡大大小小的农家乐人声鼎沸。
陈宗强和大哥陈宗安的“兄弟民宿”开在冰川镇天桥村,依山傍水。店门前是一条从山涧中流出来的小溪流,每年夏天,来此避暑纳凉的人络绎不绝。
“生意好得不得了,如果你七月八月来,我们10多个房间全部爆满,都没空床位。”陈宗强75岁的母亲唐义菊双手搓着围裙介绍,来这里的游客有退休养老的老年人,也有前来写生采风的年轻人。他们常常一住就是一个月。
“这片区域民宿床位有200多个,旺季时游客加农户有300多人。”天桥村村主任陈义强介绍,“来的人多了,农家乐的污水自然就多了。以前,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量生活污水在化粪池溢满的情况下只能直接排到门前小溪,景区环境不堪重负。”
什邡市环保局生态股股长王月菡表示,尽管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远远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必将会污染水体,尤其是处于饮用水源头的农家乐,其污染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记者了解到,这些生活污水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其含有大量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
破题
建在乡村的“迷你”污水处理站
“根据我们前期污染源普查、调查的数据,农村面源污染和工业排放总量污染的比例是7:3。”什邡市环保局污控股股长李扬告诉记者,景点开发和游客往来在为村民带来经济回报的同时,也给原本自然和谐的村落带来了环境影响,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隐患。
如何解决好乡村农家乐产生的废水问题?什邡决定率先纳入一批农家乐作为治理试点。通过前期在全市摸底调查和外出学习观摩,什邡因地制宜编制了方案。6月,什邡市冰川镇天桥村民宿旅游点、红白镇舜业嘉苑酒店、师古镇红豆村集中安置点、元石镇箭台村御景园会所、蓥华镇钟鼎寺旅游点被作为第一批治理对象,试点建起了“迷你”污水处理站。。
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些污水处理站:埋在地下的处理池,上面是青翠的草坪,10余平方米的木制小屋与乡村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污水处理项目介绍牌醒目地立在前面。
“我们采用的是AOAO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湿地的处理工艺,也称之为地埋一体式二级生化处理设施。”经污水处理站设计人员的现场介绍,记者对这种模式有了大致了解:木制小屋里安装有抽水泵和自动监控仪器,草坪的下方是一整套污水处理设施,农家乐产生的生活污水先进入密封的化粪池,再经过厌氧池、耗氧池、沉淀、过滤等7道工艺处理后,最终从排放口排出。
工作人员当场用试剂瓶提取了处理前后的两种水样,记者看到了明显的差异:一瓶浓黑浑浊、一瓶清澈透亮。经监测,通过处理的污水,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
“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入门前小溪,河流水质就不会受影响。如今,以前消失的鱼又能看到了。”说起已经投入使用了3个月的污水处理站,村民们赞不绝口。
思考
污染治理进入2.0时代
“今后几年,我市环境治理的重点将转向农业农村的污染治理。农业污染面大、量广,我们的污染治理重心也将从1.0时代转战2.0时代。”什邡市环保局副局长邢凯表示。
如何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点生活污水治理,持续长久保护乡村生活环境?这是什邡当地环保部门正在思考的问题。据邢凯介绍,第一批治理试点在因地制宜建设了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后,下一步如何推广,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钱从哪里来是首要问题。首批试点,我们采取的是业主+补贴模式。”邢凯介绍说。
据记者了解,仅冰川镇天桥村污水处理站,总共投入资金30多万元,由治理业主承担土建、配套等经费,环保部门在排污费中对相关治理设备的经费予以了一定的补助。要进一步扩大试点覆盖面,对业主、对环保部门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王月菡表示:“在治理资金安排上,我们采取政府引导推动、业主配合参与的总体原则,让大家在担忧乡村环境的同时也看到了希望。”
白华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童登俊
新闻推荐
“爱护水环境,保护母亲河”环保义务巡查活动启动什邡市环境监管进入2.0时代
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讯(记者童登俊文/图)10月27日上午,在筏子河公园,由什邡市环保局和方亭街道办联合开展的什邡环保义务巡查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标志着“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工作全面启动,也标志着该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