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什邡新闻 > 正文

特色产业 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来源:德阳晚报 2015-02-12 23:12   https://www.yybnet.net/

陈大祥在木耳发菌棚内查看菌包。

文/图 本报记者 曾征

羊年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忙碌了一年,农民的收成如何?生活过得怎么样?日前,记者来到什邡市湔氐镇农村采访,见证了当地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成功之路。

耳农走上致富路

说到湔氐镇的特色农业产业,首当其冲的当然是黄背木耳。有着“黄背木耳之乡”美誉的湔氐是全国最大的黄背木耳种植基地。它快速带动了该镇群众脱贫致富,由此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致富木耳”。

“去年我种了42000袋木耳,卖了22万元,除去生产成本、人工费,净赚15万。”今年51岁的陈大祥是湔氐镇桐林村人,他告诉记者,“以前种普通农作物,一年忙到头,最多也就图个温饱!上世纪90年代初,看到镇里有人开始种黄背木耳赚到了钱,也就开始跟着种,并且一种就是18年。”

如今的陈大祥已经熟练掌握了黄背木耳的栽培技术。“木耳种植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备料、制种、搭架、制袋、培养、上架、开口、出耳管理、采收、晾晒等工序。” 陈大祥说,“虽然是麻烦了点,但是占地却不多,我种的42000袋木耳只占用了1.3亩地,而且完全不愁销售,每年都会有人来我们家里收购。”

陈大祥告诉记者,为了方便耳农种植,2014年在省农科院的指导下,湔氐镇98%的食用菌种植户还对食用菌棚架进行了改造,并安装了微喷,与过去用人工喷灌相比,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还确保喷灌均匀,提高食用菌产量。“我们家就我和老伴两个人,种木耳又不需要多大的体力,赚钱又多,日子好过得很嘛。现在叫我们去城里生活我还不干呢。”陈大祥笑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2014年,湔氐镇黄背木耳种植达1.025亿袋,产优质木耳1.8万吨,平均每公斤销售价格26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亿余元,较2013年增长1亿元以上,实现人均增收3000余元。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邹宗凤:做食品就是做良心

邹宗凤(左二)在企业生产车间向参观者介绍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图片由受访者提供>>>人物档案邹宗凤,女,汉族,51岁,共产党员,四川蓝剑饮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高级食品安全师。她将“我们只...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特色产业 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