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显光和他的专利证书。
电线杆能像树一样在地下牢牢生根;同样一棵枣树结出两种口味的果实……这些听起来有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在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手中变成了现实。
老人名叫陈显光,是一名退休职工,从小就有许多奇思妙想的他1年前成功发明了“一种电杆”和“一种柱扇”,并一举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近日,记者在什邡市城关制药二厂家属区见到了陈显光,听他讲述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之路。
圆学生时代的“发明梦”
“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对物理、数学特别感兴趣,那时候的我就有了一个‘发明梦\’……”陈显光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布满皱纹的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微笑,“我特别爱提问题,是学校里出了名的‘问题学生\’,后来却由于特殊原因没能完成学业。”老人遗憾地告诉记者,虽然没有继续上学,但是他喜欢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求新”习惯却一直延续下来。
2008年开始,陈显光白天在单位上班,下班后就把自己关在天台上研究农作物栽种,几年下来,成果累累。在陈显光家的天台上,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各式各样蔬菜瓜果,好不惹人喜爱。“你看,这是今年刚培育出来的紫薯,能长到15斤左右,口感很不错。”指着一人多高的薯藤,陈显光自豪地说。
另一边,一棵枣树吸引住记者的眼球,枣树上结满了枣子,一半是绿色一半却是红色。“这是我几年前嫁接的,虽是一棵树,却能结出两种口味的枣子。”陈显光告诉记者,2010年,他自行设计的特制越冬大棚,能使水稻双季栽培,头季在越冬育秧、传统播谷时插秧从而实现水稻两熟。扁豆苗、丝瓜、冬瓜、南瓜、苦瓜苗等在普通铁架大棚内不能越冬,搬到这个特殊设计的越冬大棚内就可以安然越冬。
“我们家种出来的菜与菜场里卖的都不一样,除了个头大外,味道那也是与众不同的。”陈显光的老伴黄占琼笑着说。
“生根电杆”成功问世
2013年,陈显光在新闻里看到因为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电线杆被拔起从而砸伤、砸死人的事件后,突然就想起自己小时候栽种的柳树经常被人恶作剧拨起,于是他琢磨着横起绑个十字架,此后,柳树便稳稳当当地“长实了”。
“如果电杆也‘长上根\’,就不会被拔起来了。”陈显光喜欢创新的脑子开始迅速运转起来。于是,他开始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根据自己的理念,这种“生根”电杆设计要点在于加固电杆底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有效抗击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经过无数个日夜,设计初稿出来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试验中……“他做试验那段时间,经常一弄就是几个小时,连饭都顾不上吃。”黄占琼给了陈显光的爱好百分百支持,但对于他这种“玩命”似地鼓捣仍然心疼。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显光实验完成了,能“生根”的电杆成功问世。陈显光将其命名为“一种电杆”,同时第一时间想到要将自己发明的东西申请专利,然后全面推广,服务社会。不会电脑操作的陈显光找到学工程设计的侄儿,在侄儿的帮助下,“一种电杆”清晰易懂的设计图绘制完成,陈显光将设计图和设计原理递交给了德阳一家专利事务所。
2013年8月21日,这是个让陈显光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日子,就在这天,他拿到了包括“一种电杆”在内的两项国家专利证书。
为专利转化而奔走
陈显光说,从拿到专利证书那天起,他一直都在为专利投用奔走,今年初,《中国社会科学报》科技创新专刊以及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他醉心于创新与发明的事迹,但这看似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科技发明技术,在转化为市场产品时却是困难重重。
对于眼下的困难,陈显光虽有些疑惑,但他并不灰心,相信终有一天会有人注意到他的发明。“其实搞发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搞发明我卖了房子,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老婆孩子都跟着我受苦。有生之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尽快将这些专利成果转化,更多地造福社会。”说到这里,陈显光眼里泛出一丝泪光,满脸的愧疚。
“我们都支持你,相信你,慢慢会好起来的。”黄占琼拍着老伴的肩膀安慰道,“既然选择了,我们就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文/图 本报记者 曾征 通讯员 何小米
新闻推荐
乡村文化进城来 ——什邡“送文化进城”广场系列文化活动掀起群众文化热潮
本报记者曾征近年来,送文化下乡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丰盛的精神食粮。在什邡,与“文化下乡”相呼应的另一股力量亦涌动起来,那就是让乡村文化进城,形成城乡文化交融互动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