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阳市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突出“组织管理、基层执行、中心指导、信息化推动”四项能力建设,“四位一体”推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2013年度省级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健康档案抽查应答率达到9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人管理率分别达到55.9%、44.7%,抽查真实率达到90%以上,免疫接种、传染病报告质量等工作均位居全省前列。
以组织领导力构建坚强保障
德阳市坚持把基本公共卫服务项目纳入政府医改绩效考核目标,并着力在明确职责定位、优化运行环境、扩充资源要素、加大投入保障上下工夫。
明确职责,增强基层公共卫生职能。德阳市确立“以基层城乡社区为平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实施主体、均等化指导中心为管理指导,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二级以上医院为技术支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责任体系,明确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职能定位,并积极协调发挥基层街道、社区、镇村的组织发动作用。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重新规划布局,设置了独立的公共卫生区域和公共卫生管理、业务科室和全科诊室。2010年起强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与规范化儿保、妇保门诊建设,2013年底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基层医疗机构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验收授牌工作,其中AAA级门诊达到接种门诊总数的57.72%,建设经验在全省交流。
争取支持,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保障。德阳市先后被确定为全省医改信息化整体推进试点市、国家“863”计划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示范区、全省首批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试点市,什邡市被确定为首批卫生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联系县。近年来,全市重新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4717名,比医改实施前增加1950名;2007年以来,市级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专项经费补助乡村医疗机构“两化建设”和等级评审,2013年以来,市级财政每年增加200万元支持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先后启动实施“全域牵手工程”、“全程健康管理工程”、“城乡社区细胞工程”、“全域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今年初制定下发《关于将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通知》,基公项目扩充为12类46项。
以项目执行力确保实施到位
德阳市紧紧抓住“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重指标到重过程、从重结果到重效率、从重形式到重内涵的转变,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项目执行和落实能力。
以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执行动力。成立由疾控、妇幼、监督、精卫、健教、医疗、财务等专家组成的绩效考核专家库,建立项目资金“专项、专人、专账、专线、专查”的管理和督查制度,由卫生、财政共同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联合督导评估和考核通报,实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年初、年中预拨和年终按绩决算,变公卫经费按辖区人口核拨为按服务数量和考核绩效调配,并以县为单位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实行排位和连续两年末位问责,确保了专款专用。
以科学的量化评价机制提升执行效力。什邡市方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建立“有效工作时间”管理模式,将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细化为基础项目,通过测算项目的有效工作时间作为工作量计量方法,形成了相对程序化的工作量管理方法,并以定期督导评价结果作为绩效考核依据,核发工作量补助,其操作性和实用性受到上级高度评价,并在全国社区卫生绩效考核工作会上交流。各地还探索创新了“台账工作法”、“格式表格痕迹记录”等量化管理措施,促进了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推进了管理精细化和服务效率优化。
以协调指导力推进系统管理
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实施标准化统一管理。2011年12月,德阳市公共卫生均等化指导中心正式成立。中心成立以来,先后牵头制订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导意见、实施方案、绩效考核办法,为细化、标化、量化公共卫生服务立下了“新规”。采取推行“一封公开信”、打造“两个上墙”(概况统一上墙、责任团队网格分布统一上墙)、实施“五个统一”(统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志标牌、公示内容、工作制度、信息管理和资料文本)等措施,使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质量、水平上逐步趋于一致、整体推进。
发挥管理核心作用,推行组团式督导指导。市及各县(市、区)均等化中心有效整合专业公共卫生和财务专家资源,建立专家团队,采取组团式督导指导形式,一支队伍全方位指导,避免了多头指导,降低了督导成本、减轻了基层负担。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督促整改,建立了督导检查-联合通报-整改回头看的工作机制。
发挥培训中心作用,开展全方位项目培训。均等化中心依托全市11个全科医生培训和实践基地,牵头开展了国家、省级加强县级基层卫生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农村卫生人员、社区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培训项目和各类专项培训,培训各类基层卫生人员7000余人次,培训覆盖面95%以上。目前,全市已培训合格全科医生1314名。
发挥技术评估作用,破解重难指标管理难题。针对高血压、糖尿病人发现管理难点,市均等化中心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专家指导下,牵头制定《德阳市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摸底调查方案》,自2013年7月起,历时10个月开展了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摸底调查,全市77个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共调查25271人,确诊高血压患者4084人、糖尿病患者1400人。同时,紧紧抓住建“实”用“活”健康档案这一关键,均等化中心在2013年5至7月牵头进行健康档案集中清理完善,档案修正率53.13%,剔除率6.82%,并借机建立了动态清理复核制度,纳入常态化管理。
以信息化综合协同运用能力促进效率提升
德阳市以信息化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信息化战略。近年来,以“改革探索、自主研发、全盘规划、试点先行”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德阳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综合管理和区域协同平台”建设,已建成全省首个基于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技术的德阳卫生专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基本做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数据的快速建立、适时更新和动态流程化管理;50%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了基本公卫、基本医疗、新农合报帐、基本药物制度、乡村医生培训和绩效考核的全景应用,有力促进了服务效率提升。
下一步,德阳市将进一步在深化公共卫生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健全运行保障机制上下工夫,努力健全和完善“防治融合双轮驱动、全程管理便民可及、分级诊疗梯度有序”运行新机制,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再上台阶。
杨兆华 吴泳
新闻推荐
(廖清华记者许江韵)近日,由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举办的“我们在一起——儿童素质训练夏令营(戏剧营)”在北京圆满结束,12名来自什邡的师生和33名雅安师生一起,与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志愿者度过了一段美好的...